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NASA首次公布坦普尔-1号彗核详细图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0:1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NASA首次公布坦普尔-1号彗核详细图片(图)
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据外电9月7日报道,自“深度撞击”探测器7月4日轰炸坦普尔-1彗星以来,美国宇航局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坦普尔-1号彗核的详细图片。9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将全文刊登本次太空实验结果的详细情况。

  自从7月4日经历了规模空前的“太空轰炸”后,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一直被击起的尘埃笼罩着,科学家们根本无法了解轰炸后坦普尔-1号彗星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有的科
学家们甚至还担心,探测器摄像机所出现的故障很可能将让他们失去一睹该彗星真面目的机会。

  美国宇航局本次公布的这张照片是由数张照片加工而成,其原件由目前仍停留在太空的“深度撞击”探测器和已经因碰撞而毁的子探测器拍摄。通过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坦普尔-1号的彗核上有着不至一个弧坑。科学家们称这一点是出乎他们意料的。因为以前对其它彗星进行的探测结果表明,别的彗星没有被陨石撞击过的痕迹。美国宇航局本次公开的照片还显示,“深度撞击”实验在坦普尔-1号彗星上留下了一个不大的弧坑,但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个弧坑大小的准确数据。

  此外,天文学家们还通过本次太空实验收集到另外一些有关坦普尔-1号彗星内部结构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让天文学家们推断出该彗星的部分构成物质。据从事该项实验的天文学家们称,现在我们清楚了一点:坦普尔-1号彗核松疏的表面结构并不会让它很快蒸发在宇宙空间--其表面气体的形成途径多种多样,而且这些气体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局部凝结。

  值得指出的是,“深度撞击”探测器于2005年1月发射,7月3日接近坦普尔-1号彗星并向其彗核发射了一个铜质“炸弹”,时隔一天后“炸弹”击中该彗星的彗核。根据科学家们原先的设想,本次轰炸行动足以在该彗核上造成一个直径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大弧坑。此前,科学家们还曾对其它彗星进行过一系列的轰炸实验,但全部以失败而告终。(久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