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仿渗工程报告公布 原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08:02 新闻晨报 | |
圆明园防渗工程报告书正式公布环保总局称环评全过程都向社会公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5日在其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关于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的全过程都会向社会公开。报告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公众可登录www.zhb.gov.cn查询详细信息。 潘岳说,“从叫停、听证、环评、技术评估到公布结果,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公开透明。”目前环保总局正在组织专家对该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 “今天在网上公布这份报告书,主要是体现公正透明的精神,也是为了征求吸纳公众、媒体的意见,以保证最后结果的科学、公正和真实性。”有媒体报道,环评报告要在35个工作日后才能出最后结果,潘岳对此表示,“我们不会那样。报告书很厚,有关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论证,将尽快作出决定”。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出,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推荐的综合改进方案,以防渗工程实施现状为基础。 此外,环保总局5日公布的报告书还说,在目前北京市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圆明园必须采取综合的节水与补水措施。综合新华社消息 新闻背景 防渗工程来龙去脉 2003年8月圆明园开始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今年2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开工。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在圆明园游览时,发现了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他认为该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3月30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圆明园防渗工程”所出现的问题。3月31日环保总局叫停该项目,责令其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4月初环保总局叫停“圆明园防渗工程”。4月13日环保总局召开听证会,要求圆明园管理处补交环评报告。5月9日环保总局限圆明园管理处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5月13日环保总局点名批评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环评机构拒绝委托。5月17日清华大学接手圆明园环评工作。6月30日圆明园管理处递交环评报告。 [专家观点] 文物保护:最不放心的地方报告语焉不详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出:“湖岸堆石是否构成文物,尚需要文物保护部门进行研究和认证,这已超出本环评报告的任务范畴。” 对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崔海亭表示:“防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文物的影响,恰恰是它的薄弱环节,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环评报告提及不多。” 北大教授李迪华也表示,“涉及到文物的部分,比较模糊。凡是和遗址有关的都是文物,是没有必要争论的。大量与文物有关的地方,报告书没有评估结论,这就说明文物部门应该介入。” “即使环评报告在技术上100%支持防渗工程,也不能成为圆明园大规模改造工程,包括大量砍伐林灌和湖岸翻新等的理由和借口。”北大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认为,在对待这一问题上,必须首先明确它作为遗址的价值,才能谈在改造工程的技术上是否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