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今天看看彗星啥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9:09 深圳晚报 | |
-撞击时间:13时52分(北京时间)-撞击面积:一个足球场大小-撞击威力:5吨TNT炸药 北京时间3日中午1时7分,形同洗衣机大小的撞击器与“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成功脱离,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相对速度奔赴坦普尔1号彗星彗核,踏上了“自毁”之旅。 负责这次“炮轰”彗星计划的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内顿时响起了欢庆 在经过24小时的飞行后,重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将在北京时间4日中午1时52分击中彗核冲着太阳的一面。科学家们预计,撞击会在彗核表面形成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坑。虽然撞击器内没有填充炸药,但撞击的威力与5吨TNT炸药不相上下。 飞行过程中,撞击器也不闲着,上面搭载的拍摄装置将会向停留在安全位置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回照片,从而揭开坦普尔1号彗星彗核的神秘面纱。释放出撞击器后,“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启动推进装置,稍微调整了一下轨道,准备用高分辨率望远镜记录下撞击前后的情景。 撞击后15分钟左右,探测器也将与坦普尔1号彗星来一次亲密接触,距离彗核仅500公里。此时,为了免遭撞击溅起的碎片侵袭,“深度撞击”号会停止拍照,并伸出防尘屏障。 与此同时,布置在太空中的“哈勃”等望远镜以及20个国家的地面天文台都会对这次难得的人工“天象”进行密切监测。尚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链接 风险:能不能命中目标 科学家们相信,这次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太阳系起源之谜,因为彗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但这一愿望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撞击器能否命中目标。 目前,坦普尔1号彗星和撞击器都在以超过子弹射速20倍的速度运动,原先的运算稍有错误就有可能“脱靶”。撞击前2小时,撞击器将转入自动驾驶状态,完全脱离地面控制人员的掌控。一旦出现电脑故障或软件设计存在漏洞,这项耗资3.3亿美元的计划就将功亏一篑。 由于人们对彗星还知之甚少,因此撞击那一刻到底会发生什么就连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心里也没底。他们预计,撞击会造成彗核上的冰雪和尘埃等四溅,其亮度也会显著增强,其景象犹如在太空中放出一个“焰火”。 虽然“焰火”表演令人期待,但环绕在彗核周围的气体和尘埃云也有可能影响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输,甚至对探测器造成损坏。 担忧:会不会撞到地球 “炮轰”彗星还引起了人们的另一个担忧:撞击是否会导致坦普尔1号彗星偏离原先的轨道,并对地球构成威胁。 实际上,“深度撞击”这个名字早已让人们联想起了1998年的好莱坞同名大片。在那部科幻作品中,一艘美国太空船奉命用核武器轰击一颗巨型彗星,以阻止它与地球相撞。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官员们解释说,同名纯属巧合,杞人忧天大可不必。 相关报道 彗星最近有点怒 也许是“感应”到了将要遭遇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脾气”3日开始变得“暴躁”。它向空中喷射出更多的冰和尘埃,围绕在彗核周围的气体和尘埃云也在膨胀。 这是过去3个星期里,坦普尔1号彗星第4次“发怒”。但格兰米尔表示,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并不感到担心。 “迄今为止,这颗彗星的确充满着惊奇,很可能还有更多惊奇在等待着我们。”格兰米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