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行生命起源国际大会 杨振宁到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7:47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6月19日下午,由国际生命起源协会举办的第14届国际生命起源国际大会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著名物理学家若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作为名誉主席的身份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外,来自世界34个国家的320多名该领域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大会共分原始环境、前生物合成、不对称起源、RNA世界、细胞生命的出现、最小生命形式搜寻、生命起源研究展望等11个主题进行。此外,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生命起源研究
据了解,生命起源国际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生命起源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受到全世界化学、生物、天文以及航天等个广阔领域专家的关注和参与。今年此次大会还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背景:我国已进入生命起源研究强国之列 一,以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为代表,提出了蛋白质与核酸共同起源和进化的实验模型。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以生物物理所贝时璋教授为代表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该学说对细胞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宾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三,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早就提出了宇宙不守恒原理,这与手性起源具有深刻的联系。 四,以陈均远教授等科学家为首,对云南澄江生物大爆炸进行深入研究,对生命的进化研究做了突出贡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五,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对极端条件下的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耐辐射和高温的古菌。 六,香港科技大学王子晖教授发现古细菌——嗜热甲烷古菌可能是“生命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