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40年的臭虫重现居民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45 上海青年报 | ||||||||||||
本报讯(记者顾佳) 已被消灭40年之久的臭虫近日出现在一些公寓房。记者从多个白蚁防治所了解到,昆虫防治专家已接到不少市民求助电话,称公寓房内出现跳蚤、臭虫、小蟑螂等害虫。上海昆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石奇光告诉记者,绝迹多年的害虫之所以重新爆发,与市民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家住天平小区的李女士家中最近出现了很多咬人的虫子,请教专家后才知道这是跳蚤,可能来自邻居家养的两条京巴犬;靠近苏州河的中远两湾城、半岛花园出现了德国小蠊、小黄家蚁等各类无名甲虫,有的市民家中甚至出现了臭虫。在一些写字楼也出现了这些害虫。 石奇光说,上世纪60年代,全国曾兴起灭四害运动,时隔40多年,害虫种类增多,除了苍蝇、蚊子,还有德国小蠊、小黄家蚁、跳蚤以及臭虫,被行内人称为“新四害”。德国小蠊比过去常见的“东方大蠊”繁殖快几十倍;小黄家蚁什么都吃,甚至连木屑也不放过;臭虫、跳蚤多数由宠物传播,人类被叮咬后可能染上人畜共患病。 除了气候适宜害虫生存,市民生活习惯也为害虫生存提供了优厚条件。不常清洁的宠物体毛是跳蚤理想的寄生场所,铺设的地毯和一些木质家具为德国小蠊提供了滋生地。据悉,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是去年美国最高发的害虫。 专家指出,尽管市场上不少杀虫剂可灭害虫,但杀虫剂用多了对人体也有害,应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果遇上难以对付的昆虫应及时向专家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