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10:08 北京晨报

  文/杨玉峰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昨日,圆明园遗址保护新闻发布会在华北大酒店举行,海淀区副区长于军被记者包围。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为做好圆明园环评报告,清华大学已在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上做了多处实验。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打井取土样

UC:激情网络生活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地主牌好你就亮! 给她点歌,惊喜又免费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收回湖心岛

  圆明园湖心岛已经收回
环评防渗膜

  相关负责人解答湖心岛、湖底防渗膜等问题

  解答圆明园湖心岛、防渗膜等问题,海淀区副区长于军——

  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和海淀区政府昨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圆明园的湖心岛、湖底防渗膜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湖心岛租户已签搬迁协议

  目前该租户已经开始准备搬家工作

  海淀区副区长于军昨天透露,尽管合同未满,但圆明园湖心岛的租户已经签署搬迁协议。于军向近日报道此事的媒体表示感谢,“你们的报道使我们的工作好办多了”。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租户已开始准备搬家工作。

  据于军介绍,圆明园近期将加快解决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内化工研究院、西静园公墓等单位占压遗址问题,进行圆明园周边环境的彻底整治;坚决清除与圆明园功能不一致、环境不协调的经营、活动项目;继续恢复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山形水系,完善三园的园路系统和桥涵,逐步调整植被、整修驳岸;在充分论证、听取各方意见、严格履行批准程序的基础上,制定园内必需的功能性建筑的恢复方案,满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以及节水灌溉、雨洪利用、内湖补水等课题,力争把圆明园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做成示范工程。

  圆明园整治信息将定期发布

  环评报告将在近40个工作日内出台

  于军表示:多年来,在圆明园的性质与功能定位、如何保护利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可以说对圆明园的问题,专家的意见从未统一过,这种分歧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是,圆明园管理部门将在坚持保护第一,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做好。

  今年3月以来,由于部分媒体和一些专家学者对湖底防渗工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4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向圆明园管理处发出了《关于责令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停止建设的通知》,对此,海淀区委、区政府已及时成立了由区各有关部门组成的圆明园工作组,对圆明园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解决办法。

  于军表示,防渗工程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需等待环评报告出台后才能确定。根据要求,环评报告将在清华大学接手后的近40个工作日内出台。今后海淀区和圆明园管理部门将定期向媒体发布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和整治有关信息。

  遗址公园将于2008年建成

  整治工程填补充实了部分史料空白

  根据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有关部门一直把圆明园的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工作,对圆明园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投入了巨额资金搬迁整治,努力遵照科学、民主、依法的原则开展圆明园的保护整治工作,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于2008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

  依据《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圆明园管理部门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并举行了26次专家论证会,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方案和试验段详细论证。还充分发挥文物考古专业人员“提前勘探,过程监督”的作用,在整治过程中切实保护文物安全,同时获得了大量详实的考古资料,填补充实了部分史料空白。

  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剖析圆明园话题

  历史旧账 定位之争

  孔繁峙认为,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关于圆明园的新闻,实际上是圆明园到底是遗址还是公园的功能定位问题之争,多年来,圆明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均和政府、专家及社会各界对于圆明园定位的认识水平有关。

  遗址遭严重破坏是历史旧账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认为,昔日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焚毁。其后,由于历史原因,其遗址又遭到三次不同程度的破坏:清朝末期曾大量拆除园内石料;民国初的20年内,北京各大单位也在圆明园遗址上挖取石料,每年拉走20多辆卡车的石料,北洋军阀王怀庆的私家花园,也就是俗称的王怀庆花园,就是用圆明园的石料修建的;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农民在圆明园内利用山形水系开垦农田,在遗址上砌垒猪圈。

  一般人的认识,将圆明园当作遗址保护起来,应该是英法联军焚毁后当时的规模和石景,但是实际上,当时的情况已经无法恢复。

  对于历史遗留的圆明园问题,孔繁峙认为有两大类,即历史占用问题和遗址保护建设利用问题,比如作为公园建设,可否划船、可否设游乐设施、能够划定功能区等。

  {2} 圆明园保护面临三大矛盾

  对于圆明园的保护工作,也经历了三大阶段:1960年圆明园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圆明园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29日和2001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分别正式批复《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使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整治利用走上了科学依法的轨道,成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手段。

  但是关于圆明园的保护工作仍面临过三大矛盾。首先是占用问题与保护工作的矛盾。整治前的圆明园中,有8个生产队、10多家单位、3000多农民长期生产、生活。民居混杂,生活垃圾堆积成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满天,各类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当时圆明园的土地性质为口粮田,直到2000年全部住园居民迁走后,土地性质才发生转变。

  其次遗址的保护与公园建设的矛盾。因为圆明园的功能定位有两个,即遗址和公园,这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是否需要复建?复建多少?公园区域如何划定?针对圆明园是否需要修建厕所,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就持有不同意见,如果当成公园,必须要建设厕所方便游人,也需要可供消防、急救车辆入园的通道,但要是当成遗址,是禁止修建厕所的。

  第三是保护工作的落实问题。圆明园遗址是我国最大的一处文物保护遗址,它如何保护,国内没有先例,因此在保护中遇到不同困难也是可以想象的。

  北京市市区两级政府近年投入资金约7.2亿元

  治理使圆明园大了两倍多

  于军昨天透露,2000年,海淀区政府开始了圆明园历史上规模巨大的搬迁工作,几年间先后征地331公顷,共搬迁居民785户和12个驻园单位,迁移居民和流动人口近万人,拆除各类杂乱房屋5万多平方米,安置劳动力1700人,安置退养人员341人。经过近几年的整治,使长期困扰圆明园遗址保护工作开展的住户搬迁、驻园单位腾退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此,市区两级政府近年来投入资金约7.2亿元。

  在保护整治前,由于居民和单位的分割占据,圆明园的实际控制面积只有100多公顷,完成搬迁任务后,圆明园的实际控制面积达到了331公顷,“身材”涨了两倍多。

  目前,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已进行了前期考古、清运渣土、遗址保护、清理湖淤、整修驳岸、湖底防渗、整理山形、调整植被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工作。在景区保护和恢复方面,完成了九州清晏景区等一大批景点遗址的试点保护,遗址考古发掘、测绘21100平方米,鉴别归安残存石件5千余件,整修驳岸9700延长米,整修石桥遗址7处。

  为了力争保持圆明园原貌,明确圆明园的历史定位,充分发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坚决清理与遗址公园功能不一致,与环境不协调的联营项目,调整了部分观赏设施。

  于军还表示,经过多年的保护和整治工作,绝大多数圆明园遗址公园内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还有少部分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媒体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这类正在解决的问题。

  ●链接·背景

  圆明园保护大事记

  ●1951年 周恩来明确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帝国主义把它烧毁,以后有条件,我们还可以恢复!”

  ●1980年 1583名各界人士联名发出《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

  ●1983年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提出,“要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

  ●1988年 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委员会成立,全面协调指导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建设工作。

  晨报首席记者 杨玉峰/文

  晨报记者 邹红/摄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