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规模放流娃娃鱼 人工繁殖发挥关键作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 07:25 新京报 | ||||||||||||
人工繁殖技术为保护珍稀物种发挥关键作用 据新华社南昌5月23日电(记者郭远明)随着1000尾珍稀两栖动物娃娃鱼陆续放流到江西靖安县清澈的溪水中,江西实现了首次大规模放流娃娃鱼。我国人工繁殖娃娃鱼技术为保护这个珍稀物种开始发挥关键性作用,对娃娃鱼自然资源的恢复与增殖有重大意义。
23日,在由江西省渔政管理局、江西省靖安县联合进行的娃娃鱼回归自然放流活动上,来自农业部的官员介绍,以前受自然资源稀少、规模繁殖技术难突破和保护成本过高的限制,我国娃娃鱼保护一直难以实现规模性的人工增殖放流,野生娃娃鱼自然资源逐渐枯竭趋势明显。 全国只有湖南省张家界市进行过200尾小规模的娃娃鱼自然增殖放流。这次能够实现娃娃鱼的规模性放流,对娃娃鱼野生资源的恢复是一个重要突破。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现存的大型两栖动物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