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中国人的梯子帮助后继者登上珠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4:49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 ||||||||||||
1960年5月24日下午5时左右,中国首次攀登珠峰的刘连满、贡布、屈银华和王富洲四人离开8500米的突击营地,来到位于8700米高度的“第二台阶”下方。这是一道高达6米多的岩石峭壁,这段又光又滑的岩壁几近垂直90度,没有任何可以手抓或脚蹬的支点。 教练刘连满想出了法子!他把背包放在地上,踩着包升高了50厘米!受此鼓舞,刘连满蹲在包上,让屈银华站在自己肩上,王富洲和贡布从两边扶住刘的腿,慢慢艰难地站起
1975年,中国探险队第二次攀登珠峰时,根据已摸清的情况,事先准备了可以折叠的铝合金梯子,在这个陡壁上架起了高达5米的金属梯,9位探险家顺利登上第二台阶。为了方便今后的探险家们,让更多的后来者实现他们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理想,下山时,他们索性将梯子牢牢地固定在屈银华15年前所打的冰锥上。 从那时起到今天,各国探险家都是从这里顺利登上珠峰峰顶的,因此他们对中国探险家的此举赞赏不绝,把它亲切地称为“中国人的梯子”。(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