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四问珠峰测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3:38 解放日报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22日成功进行了峰顶测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不少人仍对这次测量活动充满各种疑问。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珠峰高程测量领导小组成员、现场指挥人员以及在各个测量点作业的测绘人员,他们对主要的疑问给予了解答。

  精确高程何时公布?

  登顶测量成功虽然在整个珠峰高程测量环节中非常重要,但还要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才能最后确定珠峰精确高程。

  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时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取GPS测量系统。测量珠峰高程,首要问题是确定珠峰海拔高程起算点。我国是以青岛验潮站的黄海海水面为海拔零起始点(水准原点),因为测绘人员已取得西藏拉孜县相对青岛水准原点的精确高程,测量队只需要从拉孜起测。前半程仍采用传统而精确的水准测量法,每隔几十米竖立一个标杆,通过水准仪测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将高差累加起来就可得出准确数字。这样一直传递到珠峰脚下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

  当精确高程传递至珠峰脚下的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时,通过在峰顶竖立的测量觇标,运用“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推算出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程差。最后,通过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确定珠峰高程。GPS测量,则是将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计算取得珠峰精确高程。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会产生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以得到精确的珠峰高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然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如果顺利,地球的确切“身高”有望在今年8月向全世界公布。

  登顶日期为何推迟?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天气恶劣。

  今年四五月珠峰地区的天气条件非常不理想,平均气温低,并且湿度小、气压低,非常干燥,七八级风甚至是10级以上大风也不鲜见,降雪还时断时续。这些都表明珠峰地区最近的气候同往年同期相比非常恶劣,对登顶不利。“到了5月,珠峰地区风雪还如此密集,近年来很少见到,”具有多年登山经验的专家说。

  正是由于天气状况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已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最后在22日才登顶成功。

  测高为何必须登顶?

  在21世纪,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是否一定要登上珠峰峰顶才能测量其高程?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主要出于传统测量方法和GPS测量方法的需要。

  传统的测量方法,也就是中国在1975年测量时所采用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需要在珠峰峰顶设立测量标志,专业人员称之为觇标,为下面的测距仪和经纬仪服务,才可以进行观测测量。

  第二种是GPS测量方法,GPS测量设备必须带到峰顶,才能得到峰顶的相关数据,然后才可以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到珠峰高程。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采用这两种测量方法,可以说是“双保险”,登顶测量的成功则是“双保险”发挥优势的基础,可以确保测量精度的提高。

  投入这么大值不值?

  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力量考察、研究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表示,这是因为:第一,青藏高原以自己的高度和广大面积,影响了北半球的大气环流,进而对东亚、南亚等地的气候变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二,我国地震、水旱灾害的产生,也与青藏高原的变化关系密切。比如,一些专家认为,我国1998年发生的大洪灾,就与前一年青藏高原地区的大量降雪有关。第三,我国西北地区许多绿洲的出现、存在、前景,也与其密切相关。第四,我国的许多资源短缺,而我们对这么大一片国土上的资源情况却了解甚少。因此,对包括珠峰在内的整个高原进行研究,不但重要,非常必要,还很不够。

  整个科考活动,除珠峰高度测量之外,还涉及了其他许多方面。第一,将获得有关珠峰高度的精确数据,从而澄清国际上关于世界第三极高度的不同说法;第二,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第三,将进一步了解珠峰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变化;第四,进一步掌握珠峰地区的冰川变化情况,而冰川又是反映珠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镜子;第五,了解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些地区的生态变化情况。

  (综合新华社5月22日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