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免费开放 参观者有些许遗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2日 15:39 上海青年报 | ||||||||||||
本报讯 (记者 刘晶晶 陈筠) 本市历史文物免费开放首日就获得市民“捧场”,40处开放点昨天一天的参观人数就达到51000人。但由于在时间、人数、开放区域以及讲解员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昨天还是有不少市民感到难“尽兴”。 昨天市内的一些“热门景点”,再现了去年见首不见尾的排队长龙。据市文管委的统计,昨天一天,40处历史文物的参观人数有51000人,人数最多的一大会址达到4900人,今
尽管在开放场所和开放天数上都有所增加,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的免费开放首日还是有些许遗憾。 哪些场所限人限时事先未告知参观者 “一次限进20人,上午开放时间1小时。”一部分想趁着“免费大餐”一睹马勒公寓风采的市民,昨天就被这一“限额”条文挡在了门外。马勒公寓今年首次采取了人数和时间限额,将参观时间定为上午9点半到10点半和下午2点半到4点半,每次只放入20人。 由于事先未告知,很多早早来排队的市民都没能进场。7点钟就从宝山出发的裔老太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却没赶上在10点半前入场,要参观就得再等近4个小时,只好扫兴而归。 而从浦东金桥骑了两个多小时自行车赶到浦西的“骑游队”一行十几人,在马勒公寓前被限额拒之门外,到孙中山故居又被迂回的长龙吓跑,最后只好放弃这两个点,另觅他处。 历史“胜地”缺少讲解员和宣传资料 而在锦江宾馆北楼和国际饭店,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发现,除了一二楼的大堂和餐厅,其他地方都不能涉足。“大堂这种地方平时也好随便进来的,早晓得也不用今朝特为跑来看。”一位市民无奈地说。 “没有讲解员,没有宣传资料,只好看看闹猛。”在很多已派作商业用途的历史建筑,缺乏“导游”使得参观如雾里看花蜻蜓点水,成为困扰参观者的又一问题。记者昨天在锦江宾馆北楼看到,这幢1929年由英籍犹太人沙逊置下的优秀历史建筑,只在门口贴了一张简单的介绍,没有更多的宣传手册,更别提讲解人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