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郑和下西洋使命新说:迎佛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 14:02 东方早报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有关这次远洋壮举目的的新一轮研究再次兴起。据《金陵晚报》报道,日前,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潘群透露了他的一条新发现:明成祖永乐帝朱棣的重要谋士姚广孝曾经随郑和下过一次西洋。潘群认为,这一发现对于探寻郑和下西洋的真正使命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人们对郑和出航奉了什么样的使命历来有许多猜测。除显示国威军威之外,另一很
OPPOMP3免费派送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UC:激情网络生活 让我们打过A有奖励分
著名的说法就是寻找被朱棣废掉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不过,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一说第二次)的时候在锡兰山迎请了佛牙(相传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真身灵牙舍利),随船带回中国,这虽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但通常都不被列为出航的第一使命。

  永乐朝重臣曾随同远航

  潘群教授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从姚广孝第22代孙姚诗殷先生家中珍藏的姚家族谱内发现了郑和下西洋中的一位重要参与者。这本编纂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谱》,记录了姚广孝这一明初名人的事迹。族谱中说,永乐七年(1490年),姚广孝全程参与了郑和船队的出航,经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姚广孝是朱棣王朝中最重要的智囊,可以把他称为朱棣的‘国师’。”潘群说。据《明史》记载,自从永乐年间,姚广孝被朱棣召到京城之后,就一直是朱棣最为倚重和信赖的谋士。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建文帝,姚广孝出谋划策,居功至伟。朱棣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姚广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权倾朝野。等到姚广孝去世时,朱棣还亲自给他撰写了神道碑碑文。厚遇如此,可见姚广孝是永乐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姚广孝出航意义非凡

  “姚广孝随郑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说明船队执行的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万分保密的使命。”这是潘群教授论据的逻辑出发点。他说,很多古籍资料都记录朱棣夺取帝位后,曾派人寻访建文帝下落,由此许多人推理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此事,甚至有些史料证明郑和在某次航海中找到过建文帝,只是后来向皇帝隐瞒了事实。参与第三次下西洋的姚广孝作为朱棣的心腹之人是否知道此事?潘群说,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不过船队担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使命,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说得通的。

  但是潘群表示,他更倾向于认为下西洋的主要使命是迎佛牙。这是因为姚广孝是一位级别非常高的官员,派遣这样的官员出行,说明朱棣对第三次下西洋进行过谨慎的策划,而迎回佛牙的事实以及当时隆重非凡的景象记载,也说明这一趟出航不仅顺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

  古书中对迎佛牙之事的记述极富传奇色彩。《大唐西域记》则记载了佛牙迎回以后,朱棣专门派人“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足见其规格之高,仪式之庄严。由此推测,说远航的主要目的是迎佛牙,更加贴切。

  不少学者认为,朱棣派船队不远万里迎佛牙,主要动机是想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以平民愤,因为他毕竟是篡权者。前代帝王也多有使用这种手段的。

  尽管迎回佛牙毕竟只是第三次下西洋的成果,与前两次的航线也并不一致,但是潘群教授的论点有力地突出了“迎佛牙”这一史实的重要性,可望引起史学界新的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