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5.23亿年前的古虫动物化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8:28 新华网 | ||||||||||||
新华网昆明5月13日电(记者王长山)躯体分为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后端向上伸出一个三角形的刺状物,还可以清晰看到前体上的鳃囊、鳃裂、鳃丝和后体的软体分节——这是生活在5.23亿年前一种古虫动物历经漫长岁月后留在化石上的形象。“经过详细对比研究后我们认为,这是古虫类中的古虫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岗头村古虫。”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罗惠麟教授说。
我国最近出版发行的《地质学报》英文版向世界公开发表了《昆明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中的古虫动物新发现》的研究成果。这个课题由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深圳古生物博物馆的学者合作完成,罗惠麟也是参与此项工作的学者。他说,关山动物群是继距今5.3亿年的云南澄江动物群和距今5.15亿年的贵州凯里动物群发现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时间上为距今5.23亿年左右。 罗惠麟介绍,过去一直认为古虫动物只发育分布于距今5.3亿年的澄江动物群中,随着澄江动物群大多数门类的绝灭,古虫动物也绝灭了,但是这个距今5.23亿年左右的关山动物群中古虫动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古虫动物并未在当时完全绝灭,又延续生活了700多万年。“这对研究古虫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地层、地理分布都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价值,这是近年来关山动物群研究的重大突破,对研究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也具有重大意义。” 罗惠麟说。 古虫动物是一类已经灭绝了的奇特的生物类群,一直以来主要发现于我国云南距今5.3亿年的早寒武世的澄江动物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