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向公众征集明年科技项目建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3日 07:35 北京青年报 | ||||||||||||
曾伟 本报讯 明年北京科技项目上什么,普通公众也有发言权。 昨天,北京市科委对外发布《北京市重点科技领域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2006)》,并公开面向包括普通公众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征集2006年科技项目建议。
从昨天开始到5月22日,广大市民可在《指南》涉及的领域内,就2006年北京该上什么样的科技项目畅所欲言,向市科委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为让普通公众“有的放矢”,市科委昨天同时推出《北京市重点科技领域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2006)》。《指南》包括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卫生、新材料、先进制造、农业、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七大领域,并细分为43个子领域,大都是当前科技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如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交通技术和食品安全技术问题等。 感兴趣的市民可登录北京市科委网站(www.bjkw.gov.cn)查询详情。 -权威访谈 -提问人:本报记者曾伟 -回应人:北京市科委委员、总工程师李石柱 问:市科委从何时开始推出科技项目向普通公众征集意见的举措? 答:往年市科委也会就科技项目征集社会建议,但由于以往提出建议者一般负责项目的最终实施,客观上将大多数并不具备科研项目实施能力的普通公众排除在外。从去年开始,市科委打破陈规,将科技项目建议者与项目最终实施者分开,提建议的人只管提建议,不一定要有实施这个建议的能力。这项新举措将让大多数普通公众从此对科技项目有了发言权。 问:这一举措的最终效果如何? 答:去年各界市民提出1840多项建议,不少重要科技领域征集来的市民建议达上百条,反响热烈。市科委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分析社会各界提出的项目建议后,形成了2005年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并将给予2亿元的资金支持。 问:如何才能确保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确定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答: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确定,将按“七步预算法”进行:在公开征集项目建议之后,将组织专家将其凝炼形成重大项目,在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形成重大项目预算草案向社会公示。今年公示时间定在10月下旬,随后将公开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市科委希望通过新的举措,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上,真正引入一种上下互动、全面竞争的阳光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