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将从太空传来 初步结果年底知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6:02 北京晚报 | |||||||||||||
![]() 图为国际空间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意大利宇航员本周开展新科研项目初步结果年底得出 德国《明镜》周刊昨天报道,在4月17日进入国际空间站后,意大利宇航员罗伯托·维托里在距离地球370公里的高空,在国际空间站开始安装一个名叫“拉齐奥-希拉德”的带电粒子探测器,开始一项探索从太空预报地震的新科研项目。
为地震卫星报警系统做准备 罗伯托·维托里进行的研究计划,是一项意大利的研究项目,“拉齐奥-希拉德”带电粒子探测器,是由意大利的佩鲁贾大学与其他一些意大利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这是一种能精密测量宇宙中带电粒子的数量和运动方向的仪器。维托里将在空间站工作一周时间,使用这一仪器,测量围绕地球的范·艾伦带电粒子带中的带电粒子数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并结合地球上的测量数据,为科学家提供带电粒子数量和运动方向变化与地震关系的资料,为今后建立地震卫星报警系统,从太空预报地震铺平道路。 “环球天线”观测地震 范·艾伦带电粒子带是围绕地球的一个带电粒子带,到地球的距离在700公里到4.5万公里之间。它里面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正是这些带电粒子阻挡了宇宙的带电粒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在最近15年来发现,在地震开始前,岩石发生裂缝引起的张力,会引起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产生,其中低频电磁波能穿透大气层进入太空。这种现象会在地震发生前4到5个小时发生,科学家早就设想,如果能测量这些电磁波,也许就可能预报地震。但是如果在地球上进行这样的测量,就需要巨大的环球天线网,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科学家想到了范·艾伦带电粒子带,地震前产生的低频电磁波在穿透大气层进入太空后,会和范·艾伦带电粒子带发生作用,测量这里由此产生的带电粒子数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也就间接测量了电磁波,这样范·艾伦带电粒子带就成为科学家的“环球天线”了,而空间站是目前能利用的最靠近范·艾伦带电粒子带的人造宇宙飞行器,因此维托里会抓紧时间开展实验。 初步结果年底知晓 维托里在空间站只呆1周,但这个实验还要在空间站继续进行,整个实验将可能持续半年,即到这一届空间站乘组完成任务时为止。此外,科学家还要分析资料,因此有关这一实验的初步结果,年底才能知晓。负责这一项目的意大利科学家指出,从高高的太空预报发生在地表深处的地震,是科学家的“希望和梦想”。盖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