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参与组建全球最大基因库 研究人类迁移路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1:48 东方早报 | ||||||||||||
我们祖先是怎样从非洲到上海的? 早报记者 田青瑶 昨天,复旦大学正式启动“基因地理”项目。作为全球10个中心之一,复旦参与组建全球最大基因库,该基因库将用于研究人类的迁移路线,帮助基因学家解答人类是如何从
为什么要研究“基因地理”? DNA个人历史面临消失 “我们把这一项目看作是人类学的‘月球探测器’,它将用遗传学填补我们对人类历史认识的空白。”项目负责人斯宾塞·威尔斯评价,DNA携带着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但随着现在人们比以往更大程度的迁移和杂居,这种历史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在现在开始项目的原因之一。 该项目的数据库将容纳有史以来最多的人种遗传信息,它将为遗传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源。在资助下,该项目的实地研究工作进程将被存入一个网上人类历史博物馆。 DNA的价值有多大? 编码的变化可显示历史 科学家们认为,虽然化石能提供部分线索,解释人们在进化和向各大陆移民过程中在何处定居的问题,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不能解答。例如,人们是如何在5万到6万年前第一次登陆澳大利亚的?第一批人从哪里、在何时抵达了美洲? 遗传学家认为,人类DNA(脱氧核糖核酸)编码中存在微小变化,专家可利用这些变化来追寻人类的历史。比如,几乎原封不动的由母亲传递给子女的线粒体DNA可用来计算人类部分女性祖先的历史———她们可能生活在18万年前的非洲。男性也有自己的DNA编码版本,它们存在于Y染色体中,从父亲传给儿子时也只有极小的改变。专家可以将每代人DNA编码中出现的微小误差当作一种基因时钟,用它们来追溯历史。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遗传所教授卢大儒透露,样本采集将以男性为主,因为他们兼有X和Y染色体。 为何需要10万份样本? 根据叶子的相似性来画树枝 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可以提供一些人类行走的轨迹,从非洲出发的人类分成非洲和欧洲亚洲两支,汉人从亚洲的一脉分离出来并衍生为汉、藏两支,后来汉人也分南方汉、北方汉等等。但是研究人员希望脉络可以更加清晰。科学家们的工作可以被理解成采集尽量多叶子,然后根据叶子的相似性程度画出一棵树的枝节状况。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节,基因地理项目计划对10万甚至更多人的DNA样本进行分析。 怎样采集DNA? 在舌头上刮一下 这次研究中,中国的DNA样本将由复旦大学负责分析测试。卢大儒介绍了他们即将开展的工作流程,在被采集者的舌头刮一下,然后从中提取DNA并分成Y染色体和线粒体两块分别进行分析,“他们可以提供父母双方的遗传标记”,然后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除了科学家们深入地区进行实地研究之外,这个基因地理项目还呼吁公众参与。志愿参与者可以通过购买测试工具包参加,工具包用于刮取口腔内侧黏膜细胞,并把细胞样本寄给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将逐一分析这些样本。志愿者可以得到自己祖先移民史的信息,并可随时收到关于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他材料。目前,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关组织已经同意协助开展这项计划。 复旦的学者们认为,如果在上海这个移民城市寻找样本,郊县地区就更有代表性, 怎样保护志愿者个人信息? 建立伦理委员会监管 从源流关系看,遗传结构搞清楚后对基因组医学研究也有帮助,但这种帮助是基础性的,不是直接的。卢大儒说,复旦已经成立了伦理委员会,由不同性别、党派、宗教信仰的人士组成,他们将对即将开展的项目进行监管。比如保证被采集DNA的人将有“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的权利,姓名也保密,不收集对方健康状况,以防止这些DNA样本被保存之后用于医学研究,也保护志愿者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