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争议专题 > 正文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文字实录(11)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1:36 人民网

  [主持人]:下面请北京大学俞教授发言。 [11:21]

  [俞孔坚]:我今天想从事实来说,我本科学的是园林,博士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我去圆明园不下五十次。我提几个结论,圆明园的结论,首先它是一个遗址公园,它是历史文化的遗产,它记载了历史事件;第二,圆明园经历了一百年自然演进过程,这两点足以把圆明园定位历史的遗址公园。 [11:22]

伊利高管事件仍在调查 打造校园生活黄页
免费点歌 免费堂会 2G免费防毒邮箱

  [俞孔坚]:对待圆明园的态度,我要问三个问题。第一,有钱缺什么,有钱缺审美。第二,有技术缺什么,缺伦理。第三,必须要认识到有知识还缺什么,有知识现在还缺文化。我希望把这三句话通过媒体传播出去。 [11:23]

  [俞孔坚]:我想把我看到的事实讲一下,这是我拍到的一个事实,这是我1981年的时候拍的照片,这是1992年4月份拍的照片,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完全不是这样子。这是2003年我们的论证会,当时参加的有各方专家,当时就定性为我们如何来保护遗产,如何真正做到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甚至呼唤救济圆明园的座谈会,包括崔海亭教授也在这儿,当时我们坚决反对当时的治理方法。 [11:24]

  [俞孔坚]:这是圆明园没有毁坏和可能马上被毁坏的灌木林的景观,这是湖底如果没水的情况下,它会自己演替为北京独特的灌木林景观。圆明园是一个自然演替的乡土群落,乡土的物种,它是进行爱国主义进行教育所不可获缺的景观。不能仅仅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讲这个问题。 [11:27]

  [俞孔坚]:这是2005年4月8日,一个直径20厘米的灌木被砍伐的景象。这是一棵很大的桑树砍伐以后,落下的根,这是4月8日正在遭受砍伐的灌木林,这是4月8日正在遭受砍伐的灌木林,这是砍伐完的,几乎是“三光”后的山坡。这是圆明园管理处的门口立的碑,禁止采摘任何野花野草,这是大面积正在砍伐,正在平整的山坡,平整的山坡一棵树都没有,连树根也挖掉,大量的树根被运到园外。 [11:27]

  [俞孔坚]:推土机在挖沟,大量的灌木没有了,这是后面的山坡,做成这样,最后种下草坪,这个草坪是要灌溉的。这是植被,种下的花木,如果灌溉不充分,草坪会呈现这种荒芜的景象。我的讲话基本上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11:28]

  [主持人]:刚才又递上来了很多条子,我们潘局长建议延长半小时。下面请天坛公园的一位退休的职工发言。 [11:29]

  [天坛公园退休职工]:我搞了四十年的园林管理工作,我为这个事很关心。我谈谈我的看法。第一,我觉得这个事在实施过程中,公园提出是节水的措施,我认为应该看成是一个有利的探索,这个探索是无庸置疑的探索。当然,它不是科学的,如果对这个探索有一定意见,还是可以讨论的,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但是我感觉讨论可以进行下去,可以无限期讨论下去,但是必须马上节水。因为水资源的枯竭,将影响到北京的生活和发展,也就影响到北京总的水的成本和水价。 [11:31]

  [天坛公园退休职工]:第二,绿化植树不能停工,如果这批树苗死了,这批树苗作废了,将给生态带来多大的损失,哪些损失?原产地减少了绿地,然后我们栽植地没有增加树木,这个损失就是生态损失。而且很难办,离开了这些,再种,将延长形成生态效应和形成观赏景观,大概要推迟两年时间,再往下就要砍掉树头,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把我们自己的工作损害了。 [11:32]

  [天坛公园退休职工]:第三,既然提到规划,我觉得规划就有发展。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个规划。我这些年的体会,依法保护,依已经批准的法,依法保护。我个人认为不能把荒凉一片、垃圾成山、蚊蝇成堆的环境视为原生态,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符合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说法。同时作为现代的北京,在人类居住的北京,也不能拿这么一个生态作为我们居住的环境,我觉得它既是遗址公园,就有遗址的要求,不能垃圾多了,上面还有废物,还有死鱼,然后说这就是我们的保护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作为遗址的保护,应该怎么保护?可以保护,但是规划已经定了的,也要按规划来保护。我首先觉得不能放弃现在马上要过期的植树季节。我觉得就是这么三个态度。 [11:33]

  继续报道: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文字实录(1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