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专题 > 正文

郎峰蔚珠峰日记:访珠峰测量总指挥张燕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16:57 新浪科技

  文/郎峰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 郎峰蔚 新浪网特约报道:

  4月9日 北京晴 拉萨多云,有大风。

  经过6个小时的飞行旅程,中国测绘报社的老徐、小吴、新华社的小张和我一行四人以及将近200公斤的设备行李终于从北京平安抵达西藏首府拉萨。

伊利高管事件仍在调查 打造校园生活黄页
免费点歌 免费堂会 2G免费防毒邮箱

  初春的拉萨除了几抹新绿,竟然也如北京的春天一样出现了扬沙天气,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司机群培说这种天气状况在拉萨是非常少见的。于是大家开玩笑说可能是老天怕我们不适应拉萨,专门来点儿风沙关照北京的客人。

  正在说笑之间,高原反应开始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窘迫的感觉慢慢裹住全身,一点点收紧,爬上头顶,浸入脑仁儿。我和小张的反应最厉害。到了旅馆,我一头躺倒,从下午四点多一直迷糊到六点半,直到同行的老徐敲门叫大家起来吃饭。

  没想到,就在电梯口,我们碰见了本次珠峰测量的总指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燕平。如果不是老徐叫他的名字,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满面尘灰的人就是著名的测绘专家张燕平。

  其实,我和张燕平已经不陌生了,在北京我已经就珠峰复测的事情两次采访过他。第一次是关于珠峰复测的技术方案。第二次是他运送技术装备到珠峰大本营从北京出发前的一天,也就是12天前的3月28日。两次采访,张燕平都是整洁的灰色西装,白色衬衫,面目白皙,头发略有灰白,话音略显急促,但条理清晰,严谨准确。正是对张的两次采访,使我对大致的测绘方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而仅隔12天之后的张燕平给我的视觉冲击几乎比高原反应还要厉害。眼前的张燕平就象一个刚下了班的建筑工人,似乎全身上下都灰蒙蒙的,落满了灰尘的红色的冲锋衣,脏兮兮的暗蓝长裤,颜色暗淡的运动鞋;斜挎着一大一小两只黑色书包;衬衫的领子半开着,一半压在羊毛衫里一半翻在外面张开着;尤其是那张白皙的面庞,才十几天的时间就变得面目黝黑而憔悴。

  果然,他今天经过12个小时的奔波,刚回到拉萨。

  在饭桌上,张燕平告诉我们,从3月29日由北京护送设备出发,直到今天,他才算喘了一口气。

  张燕平轻描淡写地讲了他这些天的行程,3月29日北京出发后,4月1日到达西安,随后经天水----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拉萨。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用地名连接起来的行程沿途却充满了艰险。两部设备车到了格尔木后,车况就已经非常不好,只好就地保养一天。到唐古拉山口,车辆损坏非常严重,无法前行。连夜求助那曲工商局,设备才及时运抵拉萨。而后由西藏测绘局派车跟随前行,至定日县,又有一辆车损坏严重,依靠定日县政府的援助,设备才最终在4月7日晚九点钟运抵大本营。为了及时赶去拉萨继续别的工作,4月8日,张燕平部署好技术培训方案后就立刻下山,两天时间赶到了拉萨。

  尽管张燕平的叙述是简而又简,但这一过程的辛苦和协调的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一定充满了曲折,盛满了无数次焦虑。但张燕平却话锋一转,一如既往地谈起了测绘计划和技术方案的实施。他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们,现在大本营非常有序,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前方准备登顶的队员已经在5800米做了训练测试,身体反应都不错。但是与往年相比今年天气很恶劣,登顶计划可能要推迟几天。他最担心的是测绘队员的身体状况,也忧虑设备的适应性能。他说接下来准备对每一步计划再次进行推敲,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这个时候的张燕平已经和我在北京采访时的张燕平完全重合。尽管外表的差异是如此之大。

  我对面前的这位科学工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个不会叫苦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真正对事业忠诚的知识分子。对他来说,经历并不重要,他最关心的是准确测出珠峰的高程。未来的日子,我们将追随他傲视世界高峰的目光。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