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发明奖6年首次零突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6: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据新华社3月28日电 (记者 李斌) 中共中央、国务院2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黄菊主持大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奖励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 此次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双双”空缺,而在连续空缺6年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花落两家”。据悉,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二等奖2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2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44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8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花落两家” 又讯(记者秦晖通讯员何晓钟、蒋开球)昨日上午,作为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的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据了解,昨天举行的颁奖大会有两件事最引人注目:一是500万元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出现空缺,二是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终于实现“零”的突破———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等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等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广东高校在本次颁奖中成绩可喜:中山大学何蕴韶、程钢等专家的“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研发及产业化”,陈规划、何晓顺等人的“原位肝脏移植的系列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李元元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