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冈发生百年来最强地震400人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0:38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陈斌 05 当地时间20日上午10时53分(北京时间9时53分),日本福冈县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地震已在日本造成至少1人死亡400余人受伤。此次地震也“波及”上海:上海市地震台网测定上海部分地区有震感,但专家称此类震感并不构成危害,市民无需担心。
日本:一度发出海啸警报 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立即对福冈县沿岸和长崎县沿岸发出海啸警报,要求居民不要靠近海岸或尽快离开海岸,称这些地区可能遭遇海啸袭击。不过,一小时后,海啸警告被撤销。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地震专家指出,该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很罕见,100年前九州地区曾有震级达7级的地震。 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总领事武亚朋昨天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总领事馆工作人员及当地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均无人受伤。 上海:部分建筑有震感 昨日9时55分41秒,上海佘山岛拾震器记录下了福冈地震“波及”上海的第一个震动信号,与此同时,上海市内部分15层以上高层建筑的居民有震感。 昨天下午,家住上海西凌家宅路26楼的市民陈其森告诉记者,他在上午10时左右,感到“上海地震了”。但也有居民未感觉到任何异样,家住大木桥路247弄16楼的一位居民坦言,“没有觉得任何震动。” 专家:高层建筑为何敏感 为何只有住在高层的部分市民感知到了地震,而住在低层的却浑然不知呢?上海地震局副局长王建军表示,日本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开始向四周传播。建筑物的固有周期和高度、材料等因素有关。高度越高,建筑物的固有周期就越大。当震波的周期和建筑物的固有周期比较接近时,就会形成共振,建筑物会有较大反应。因此,高层建筑对远方的地震较敏感,而矮楼则对近处地震反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