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规模研制战争机器人 首批将进入伊战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1:05 北京科技报 | |||||||||||||
文/逍遥 吕媛
首批机器人将进入伊拉克战场——— 夜色中,一大批“未来战士”像蝙蝠一样从水陆两路包围了敌国首都,神不知鬼不觉地消灭了所有抵抗武装。每一个机器人都是世上最灵敏的冷血杀手,它们是最新高科技的产物,反应几乎与真人一样迅捷,它们不知饥饿、毫无所惧、不会遗忘命令,更不在乎身旁是否有人被射杀……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然而,它却真的是美国五角大楼“未来作战”计划的重要一部分。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披露,美国军方正斥巨资打造完全不同于今日士兵的“未来战士”。美国国防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零伤亡”的无人战争,也就是利用机器人来代替美军士兵上战场,从而实现人员的零伤亡。 即使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退而求其次,把那些危险或者完成起来有些无趣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完成,以尽量保证美军士兵的生命安全和精神状态。从2000年5月起,美国国防部开始研制“未来战斗系统”。到今天,机器人士兵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人们在科幻电影中熟悉的“终结者”———机械战士离现实越来越近了。 美军未来将倚重“机器人杀手” 据美国五角大楼预计,美军机器人将在10年内形成“捕杀敌人”的“主力作战部队”。美国国会曾于2000年通过一份提案,要求10多年内美国三分之一的战斗机都将实行无人驾驶,全由跟人类一样灵敏的“机器人杀手”代劳!美国陆军、海军也同样如此,地面坦克、装甲车、海上航空母舰和潜艇等也都将依赖于“机器士兵”。 美国国会将增加国防科技研究预算,部分原因据称是来自美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强力推动。在美国海军学院一次毕业典礼上,布什就曾公开对毕业生发表演讲:“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革命性的高科技美国军队。”拉姆斯菲尔德则表示希望以“未来作战系统”主宰21世纪战场,而机器人部队将成为该系统以及美军转型部队的关键部分。一支典型的未来作战单位应该包括2245名人类士兵和151名机器人。耗资1270亿美元的“未来作战系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昂贵的军事合同。 地球上“最野心勃勃的计划” “机器战士”研究计划是由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远景研究计划署”提出的。近年来,该机构频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它先是提出了让全球震惊的“猎鹰”计划,该计划称美国打算发展一种超级武器,在2小时之内足不出户可打击全球任何敌对目标;接着,又是该机构建议五角大楼举办“网上赌场”,通过期货般的赌博方式吸引学者专家对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进行预测分析,然而由于反对声太多,该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据报道,“国防远景研究计划署”具有很大的权力,它是美国除“国家科学基金会”之外最大的科研经费投资者,它的投资计划往往会持续数十年,保持到下一代,因此该机构提出的许多计划都是地球上最匪夷所思、最野心勃勃的。 有报道称,在一次参议院小组委员会上,“国防远景研究计划署”负责人托尼·泰瑟曾这样向参议院兜售他的“机器战士”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发明出这样一个芯片,它能推论、思考,并适应环境变化,它将具有更灵敏的传感器,行动更类似于人类。”泰瑟将这种芯片称为“大脑-机器界面”。为了让机器人尽早上战场,美国军方计划在未来几年中投入数百亿美元的研制经费,这笔经费将把美国每年的军费额从明年的4193亿美元推至2010年的5023亿美元,每年的武器采购军费将增长52%,从780亿美元增至1186亿美元。增加的军费尚不含国会每年拨给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巨额资金。 未来机器人战士共分五大类 据报道,目前美军正在研发的机器人共分5大类,其一是猎杀机器人,二是侦察建筑、隧道、洞穴的机器人,三是能搬运数吨弹药等物资并执行侦察任务的机器人,四是“飞行机器人”,即能够执行精确轰炸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最后一种机器人是能够发射无人驾驶飞机的机器。 美科学家在谈到机器人智慧水平时称,机器人终将从原始的“哺乳动物逐渐过渡到类人猿”,也就是说能够有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机械战士能够思考、观察环境并越来越像人类那样做出反应。在初始发展阶段,机械战士仍将由人类遥控操控,如同能够杀人的玩具卡车。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的智力水平和独立行动能力也将随之增长,并根据作战需要以不同的面貌形态出现在战场上。 阿富汗和伊拉克成了机器人士兵极好的“试验场”。眼下,美军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数百个能发现和摧毁游击队预先放置炸弹的机器人。今年4月,能够每分钟发射千发子弹的“SWORDS”机器人将出现在巴格达。这一支由18名远程控制战斗机器人士兵所组成的特殊部队将是美军战史上首次参加实战的战斗机器人。尽管这种机器人仍然需要美军士兵通过电脑指挥,但这将是武装型“智慧机器人”首次占据前线传统步兵阵地,它们将随时待命准备捕杀敌人。目前,除了由洛克希德·马丁和通用等军火巨头正在积极研发的“未来战斗系统”项目之外,美军最近还提出,希望开发商能研发出可通过空投抵达战区作战的机器人“伞兵”,以及能借用静电摩擦能量,自行攀上墙头的机器人。美军甚至希望到2015年,机器人将像人类士兵那样识别敌人,并在面临威胁时自主开火。 专家声音 机器人不可能完全代替人 有评论指出,机器战士将像弓箭、坦克和原子弹等划时代武器那样改变军事战略思维,但有理由担心,如果它失控将会给人类造成怎样巨大的破坏?还有人担心,人类最终可能会丧失对机器人的有效控制。 针对这些疑问和担心,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与战略研究部逯兆乾研究员。据了解,美国陆军“未来战斗系统”(简称FCS)早在2000年就开始建立,它是美国陆军未来“理想部队”的武器装备。逯研究员说,“FCS不只是一个平台,而是一种‘系统中的系统’,它依靠步兵战车、无人平台、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等构成的整个网络系统执行各种战斗功能。这项计划是一种优势力量的组合,当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综合强大的。” 至于,机器人失控会给人类造成怎样的破坏?人类会否丧失对机器人的控制?逯研究员认为,从概念上分析,军事机器人和大众理解的机器人概念可能有所不同。它们不是科幻电影想象中的机器人模样,目前军用机器人基本上还只是一种能完成某些特定危险任务的装置,比如,帮助人类在高温高湿、有毒易爆的条件下去排雷,去侦察等等。 从医学角度分析,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只是一小部分,出现能够控制人类的高智能机器人的可能性还不大。 从美军典型的作战单元分析,也能看出人类数量还是占有绝对比例,机器人只是战争中的一种辅助工具,美军士兵不上战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战争局势是广泛、动态、发展的,从这一点来讲,机器人的标准根本达不到,“机器人不可能完全代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