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最小行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9日 11:55 新华网 | ||||||||||||
新华网洛杉矶2月8日电 美国科学家7日在于科罗拉多州举行的一次天文学会议上说,他们新发现的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小只有冥王星的五分之一,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 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学教授亚历山大.沃尔兹森说,这颗行星位于距太阳系1500光年之外的室女座,它“淹没”在一片离子化的星际气体中,并围绕一颗脉冲星旋转。
脉冲星属于中子星的一类,是已“死亡”恒星爆炸后的产物,它密度极高,自转很快,早先天文学家认为它周围不可能有行星,因为任何行星都会被脉冲星极其巨大的能量摧毁。但在1992年,沃尔兹森等人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并证实它围绕脉冲星“PSRB1257+12”旋转,这突破了传统认识。 此次科学家新发现的行星,同样位于“PSRB1257+12”周围,并且是这颗脉冲星的第4颗行星。沃尔兹森说,这颗行星所处的位置,与太阳系中小行星带所在位置非常近似,研究人员已经确认在它外面的轨道没有别的行星,因此它的地位相当于太阳系的冥王星。 研究人员借助设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天文望远镜,发现这个由一颗脉冲星、4颗行星以及行星间尘土和气团组成的星系,很像是一个缩小的太阳系。沃尔兹森说,他们早先在这个星系发现的3颗行星,其轨道半径的比例非常接近于我们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地球3颗行星的轨道半径比例。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脉冲星周围存在种种极端环境,这个星系还是比任何恒星加行星组成的星系更像我们的太阳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