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11:37 新华网 | ||||||||||||
新华网阿姆斯特丹2月2日电专访:“我当选是中国科技影响力的体现”——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 卢苏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2日在于此间举行的国际科学院委员会
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是由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参与的国际科技协作组织,此次是中国科技界领导人首次出任这个组织的主席。路甬祥是上届两主席之一——印度科学院前院长梅塔教授推荐的候选人,最终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赞同。当选后,代表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路甬祥表示祝贺。步出古老的荷兰皇家艺术科学院会场,路甬祥仍感慨不已。他说:“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说明中国科学界的影响力,也是对中国的信任。” 在离皇家文理院不远的一个咖啡厅里,路甬祥告诉记者:“担当主席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将不辜负各国代表的期望,为科学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表示要在4年的任期内努力推动各国科技界间的合作与交流,向联合国、世界银行等重要决策机构提供科技咨询与建议。同时,路甬祥表示在任期内将继续促进南南和南北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 路甬祥曾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是一位流体传动及控制专家。工科出身的他对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念念不忘。路甬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必然要提高科技能力建设。“因为构建科技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基础,科研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他指出,构建科技能力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可再生能源、非洲的贫困、新生疾病等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都需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科技合作来解决。“科学没有国界。从全球来看,科学技术是竞争的,同时也是合作的。”路甬祥说。 路甬祥指出,中国是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创始成员国,中科院非常重视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开展的构建科技能力项目、能源项目和人力资源培训等全球性国际合作项目,十分关心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特别是帮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等问题。 在与记者握手话别时,路甬祥表示,在4年的任职期间,国际科学院委员会组织的一些专门会议有望在中国举行,中国科技界在全球的影响力可望进一步提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