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表明:爬兽敢在恐龙时代吞食小恐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11:05 北京日报 | |||||||||||||
昨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中国科学家论文 本报讯(记者童曙泉)昨天出版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家论文,证实在距今一亿多年的中生代,一种体长约一米的小哺乳动物“爬兽”,竟敢在恐龙横行的时代捕食小恐龙。这改变了长久以来科学家“中生代哺乳动物都像鼠一样小,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的观点。
这项最新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胡耀明、王元青、李传夔及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华裔科学家孟津等完成。 据科学家介绍,爬兽是最近在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约一亿三千万年前)地层中新发现的,分巨爬兽和强壮爬兽两个小种。在古脊椎所编号为V13605的强壮爬兽骨架上腹部,科学家发现了一团叠压着的骨骼。骨团下部两排整齐的牙齿,被科学家确认为属于一个体长十余厘米的幼儿鹦鹉嘴龙。团骨中关节连接的前肢、后肢、趾骨及许多两端已被消化溶蚀的小骨头,也与推断相匹配。 科学家还分析,肢骨关节相连证明爬兽在捕获猎物后便大块撕碎,少有咬碎咀嚼即吞食。猎物尚未完全消化说明爬兽享用完“最后的晚餐”后不久,就被突如其来的灾难(火山爆发等)致死并深埋地下。科学家们在得出初步结论之后,又从专门研究过辽西鹦鹉嘴龙的专家徐星博士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通过与以腐肉为食的非洲鬣狗对比,科学家还发现,爬兽门齿和咬肌都发达得多,其半直立奔走姿态也足以能捕捉衔叼活的猎物。因此推断,该爬兽吃的是自己所主动猎食捕捉到的活龙仔。这在化石发现前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