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开建中国首个地交风洞中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10:18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韩晓蓉 投资近5个亿,我国国内首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昨天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拉开建设帷幕,工程预计于2007年建成。三年后,中国将拥有本土化的非营利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而以前,中国的风洞实验只能到国外做,耗资巨大。
作为上海市“科教兴市”首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建成后的风洞中心将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成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汽车、轨道交通车辆等地面交通工具的非营利性公共科技试验平台,有助于我国开发出更为节能、环保、安全的地面交通工具。这一项目同时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国家发改委、教育部985二期以及上海大众、通用等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预计总投资近5个亿。 据了解,风洞中心三年内将建成空气动力学低噪声整车风洞、热环境整车风洞以及配套的研究开发中心,两座风洞的喷口面积分别为27平方米、7/14平方米。2007年建成使用后,设计中的轿车、SUV、面包车、轻型卡车等各式车辆可整车进入风洞,在“风”力吹送下接受各种模拟行车工况下的测试,以找到最美观、最安全、最省油的车身造型以及最可靠耐久的零部件性能。 这一项目将由同济大学自主规划、设计、建设、调试运行,以形成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依托项目实施吸收、培养一支能满足世界水平风洞实验室运营的人才队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介绍,当车速超过100公里时,风阻力就占到了80%,大部分的油耗在了风上。通过风洞实验可优化造型设计,减少风阻力,节省油耗,降低车噪声,从而使开发出来的车辆更加环保、节能。据悉,鉴于风洞建设涉及若干关键技术攻关,同济大学已携手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汽车风洞中心开展合作,该中心主任维德曼教授出任这一项目专家组总顾问。 另据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校长万钢介绍,风洞实验室投资大,每做一次风洞试验费用很高,现在中国企业只好花掉巨额外汇到国外做风洞实验。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建设在上海的风洞中心将打破国外的垄断,有望为中国现代交通装备业提供基础性公共研发平台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