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第五次考古发掘发现6个以上文化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 08:24 新华网 | ||||||||||||
新华网银川12月8日电(记者刘泉龙)在水洞沟第五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地质剖面上已发现了6个以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层,每个文化层中都包含有非常丰富的石制品,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若干个时段都有人类在这里生存活动。 这次发掘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持,另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师生参与。目前,田野发掘暂告一段
在2003年开始的水洞沟第五次发掘发现的6个以上文化层中,有的文化层可能延续上千年,有的文化层可能有数百年、数十年。关于文化层年代的具体测定正在进行之中,目前野外发掘工作还没有全部结束。王惠民说,此次考古发掘已揭露的文化层中至少三层有大量古人类用火的遗迹,如炭粒、烧灰、红烧土以及烧灼过的兽骨等。多个文化层的发现表明,水洞沟在远古时期比较适宜人类生存。 同时表明水洞沟与其他地区交流的可能性越多,影响也越大。水洞沟遗址文化层层次越多,其文化内涵越丰富。截至目前,水洞沟遗址先后已经出土文物超过4万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石制品。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市东南28公里,它最早是由法国古生物和史前考古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于1923年发现并进行发掘的,该遗址与内蒙古的萨拉乌苏遗址,并称为中国最早发现和进行正式发掘的两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