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吴堡发现龙山时代石头城和中国最大龙山陶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4:26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西安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凤音)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对陕西吴堡县一处距今四千五百年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头城和中国最大的龙山陶窑。有关专家认为,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将会对研究陕北新石器文化的序列和框架提供一个标尺。 据了解,吴堡县地处陕西省东北部,东临黄河,金正大三年(公元一二二六年)设县
目前,考古工作者共发现龙山时代的石城两座、窑洞式房址近七十座,大致可分为“凸”字形、“吕”字形、“甲”字形和后室带有储藏室等四种主要形制。并发掘陶窑一座、灰坑七座,一批墓葬等等,出土了一批包括罐、瓮、鬲、杯、平底瓶、尖底瓶、钵、陶响器、陶纺轮、陶环等陶器,还有石器和骨器。 据介绍,后寨子峁遗址的两座山头上各有一周石砌城墙,构成两座相对独立的城址。石城墙环绕山梁中部而建,临沟的三面石墙外利用天然冲沟作为屏障,而与后山梁相连的一侧则在石墙外以人工挖建的壕沟作为屏障。每座石城的周长约在六百米左右,面积约六万平方米。从残存城墙上来看,城墙两侧都是用石片砌筑,两层中间填充着坚固的黄土。 有专家称,龙山文化区主要是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遗址的发掘,弥补了龙山文化在陕北地区时空框架上的空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