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底部
在机身的底部,没有任何的小盖板,也就是说,内存与硬盘这些部件都封装到了主机里面了。不过,这也是SONY一贯的风格,不是第一次出现在Z1上面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除了几个用来散热的窗格以外几乎就没有其它的部件。所以在硬
件的升级方面,就不是非常方便。
电源适配器
Z1的的电源适配器,做的是比较漂亮而且又非常有个性以及实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其接口处,镶以与主机开关机键一样的浅绿色光环。在接上电池接通过的情况下,这个发光的外环在晚上看起来更漂亮的浅绿色。在开机状态下,如果用电源进行供电的话,开关与这个外环的光相互辉映,看起来比较漂亮。你可能还想不到这个独特的设计还有一些实用性吧,事实就是如此。也许你有过把电源接在办公桌下面的经历,往往要钻到办公桌下面去看其是否插好,而这时这个光环就发挥了作用了,现在你只需要看看这个光环是不是亮的,就知道电源现在有没插好了。还可以吧?来看一下图:
 只需要看看这个光环是不是亮的,就知道电源现在有没插好了
而适配器的外观也是以往的SONY机型所没有出现过的外观的,做成方方正正扁长方体形状,着实看上去非常的苗条了,不是以往的那样看起来很笨重。
 适配器的外观也是以往的SONY机型所没有出现过的外观的
电池
Z1采用的是4400毫安的大容量电池,以保证在离开电池的使用状态下能够有更久的持续工作能力。
设计篇小结
Z1的设计篇全部介绍完成,在Z1的设计方面,整体来说,做得非常棒,虽然有些细节部分没有结合实用来进行更规范的处理,但是人无完人,再怎么完美的东西也有其另外的不足存在。而这些是不能否定其在总体设计的合理性的,毕竟在很多方面,Z1还是充分体现出以用户为本的设计出发点,没有说单纯地为了时尚个性而为所欲为地进行单纯地包装。比如键盘支架的改进、TouchPAD的使用起来更舒适等,都是在为用户着想。而右边接口存在的拥挤,多出的边缘容易上灰尘等,都是可以在用户的理解下改用与之能够更好地兼容的外接设备。而在底部外壳没有把需要升级的部件开出小盖板,这一点也许用户更可以放心了。在写到这一点的时候,笔者拨打了所在地的几个SONY售后维修站进行过咨询,在保修期内进行升级的,都是免费为用户升级,而且接线员同时也说,也可以视情况而尽量不收取用户的任何费用,只是用户在升级配件的时候,只需要跑一下腿把买好的配件拿到维修站,一切由他们帮你完成了,这是不是可以解除你的日后升级的忧虑呢?如果设计分为7分,笔者愿意为其打上6分,你呢?
硬件篇
作为一款高端的产品,在配置方面,一向都是出手大方的,往往都会把含有最新技术都运用到里面去,来产生一个强悍的高端形象。Z1在进行了外观上成功的设计以后,在硬件的搭配上,有没有让其时尚的外观不至于掉色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下Z1的硬件参数表,然后就某些主要的硬件进行简要的介绍。
硬件 | 详细参数 | CPU | Pentium-M 1.6GHz/1M L2(销售机子可能为1.5GHz) | 芯片组 | Intel® 855PM+ICH4 | 内存 | 512M DDR集成、一个扩展内存插槽、最大支持1GB | 硬盘 | 60GB/4200转 | 显示卡 | ATI MOBILITY™ RADEON™/16M显存 | 液晶屏 | 14.1”SXGA+(1400x1050) TFT 彩色液晶显示器 | 音频 | 使用AC97芯片, 兼容Windows 声音系统, 立体声扬声器 | 通讯 | 兼容V.92、V.90MODEM/10-100M网卡/Wireless 802.11a/b | 接口 | 显示输出接口 USB2.0接口 x 2 i.LINK (IEEE1394)接口 耳机输出接口(立体声) 麦克风输入接口 10/100M以太网接口 调制解调器用电话接口 MagicGate Memory Stick™记忆棒插槽 PC卡插槽 扩展槽接口 | 电池/电源 | 可充锂电池 | 尺寸大小 | 约316 x 23.8(最薄部) x 247.4 mm/约2.1kg(装有电池时) | 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简体中文版 |
内存
Z1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集成了512M DDR的内存,而预留一个扩展槽,最大可扩展到1GB,扩展空间在使用上是绝对足够了。
硬盘
标配60G的硬盘,在其它的机型当中还是比较少,而唯一的不足是,采用超薄日立硬盘当中4200转规格的。我们来看看这个硬盘的一些参数。
型号 | 容量 | 厚度 | 碟片数 | 缓存 | 转数 | ATA100 | 重量 | DK23EA-60 | 60GB | 9.5mm | 2 | 2048KB | 4200 | 支持 | 95g |
从这块硬盘的参数可知道,Z1并没有采用性能最好的60GN5400转规格硬盘。
显示卡/屏
Z1在显卡的采用上,显得有些小气,还在用M6级别的ATI,让14.1"SXGA+(1400x1050)的LCD没有发挥的余地,这也导致下篇测试中3DMARK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Z1还会有下一代产品,但愿在显示卡的选择上会有所改进。SXGA+(1400x1050)在14.1"的LCD上面,表现得比较出色,更宽幅的显示范围,更大的视角,对于在网页浏览、图形处理、多媒体上会充分显示出其优势。
通信
在迅驰机型当中,无线网络的功能是少不了的,兼容V.90与V.92标准两种电话线路,可以让经常往返于多个国家的用户,在拨号上网方面提供支持。我国使用的还是V.92标准电话线路,而在其它国家还有V.90的电话线路标准。以往有的朋友在国外拨号总是断线,就是电话线路与MODEM的兼容性存在的问题所致,而Z1则完全不会有这种情况产生。
尺寸大小
在设计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其机型整体是一个前薄后厚的设计,为的是输入设备键盘有一个更好的角度面对用户,以在长时间的文字输入工作中,始终都会感觉舒适,尽量减少手腕的酸痛,这一设计目前已在其它品牌的机型中都可以看到。Z1虽然看上去比较纤体,可是从实际的尺寸数字来看,显然有些庞然大物了。幸好连电池在一起的重量才2.1KG,所以说,也不算是很重,毕竟那是14.1的屏呀。
测试篇
最后,我们又拿各种各样的测试软件拿来对Z1进行一番考验了,在进行一天一夜对其不折不饶的测试之后,得到的数据,算是比较满意,从硬件篇里面可以看到Z1在硬件的搭载上,除了显卡太勉强外,其它各方面都显得相当的大方,比如集成512M内存,这可以在同楼机型很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我们当然希望Z1在性能上不要辜负众寄于的厚望。
为了测试的公正性与得到数据最小误差,在进行每一个软件的测试时,系统都是最新的系统,Mobilmark因为测试要两次充电,两次测试时隔了12个小时,而其它软件都是关机间隔2个小时再运行下一软件的测试。CPU没有进行固定频率,而是让其充分发挥迅驰CPU的特点,自动调频工作。在光驱的测试里面,DVD与CD光碟都是最新没有划痕的原版光碟。另外,3Dmark2001因在Z1测试过程中报错,通不过测试,所以在3D性能方面的测试没有分数,笔者与各读者一样感到遗憾。
测试环境:Windows XP Pro English Version +SP1
测试软件:1、Mobilmark2002 2、PCmark2002Pro 3、NeroDVDspeed & NeroCDspeed 4、Sisoftware Sandra MX3
Mobilmark2002我们来看看其测试结果的得分截图:

从结果的报告中,性能得分为155分;平均响应时间1.27秒;电池持续工作时间得分:187分钟。不知道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不是还满意,性能155分,相对于高端的机型来说,偏低了,低于高端机型165分的平均水平10分。而电池的时间得分,也是中等水平。平均响应时间,笔者最开始估计,应该在1.18秒的水平的。这里单纯数字的概念上的结果,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有一个对Z1在性能上的高低把握。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本评测室以往其它机型的分数,但同时要注意硬件的配置要在同一水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