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飞 从1998年开始,邮件病毒传播的感染率由32%,迅速上升到2001年的87%。其发展势头如同山洪暴发一般来势凶猛!其实早在几年前邮件病毒已经开始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在国外,邮件病毒危害更是先行一步。只是当时在国内的传播范围并不是很广,所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使用电子邮件的人群越来越多,电子邮件因其具 有广泛的用户群体,所以成为病毒的主要传播通道与重要载体。在邮件防毒技术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删除邮件时代、查杀压缩文件时代、邮件病毒前杀时代三个阶段。
删除邮件时代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之间的较量永远也不会停止。在用户提高自己的防毒意识后,依靠防病毒软件对邮件病毒的查杀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当时的防病毒软件多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其具有的实时监控功能不可能对病毒进行即时拦截,只有打开或执行邮件附件后,实时监测才会发出病毒报警,提醒用户遇到病毒。此时,由于用户所使用的客户端不同,储存邮件的邮箱压缩格式也会有所区别,防病毒软件不能对隐藏在各种压缩邮件格式里的病毒进行清除,用户只能够找到带毒邮件,进行手工删除。然而,手工删除带毒邮件的缺陷非常突出:此过程会比较复杂,首先,用户需要找到带毒文件所隐匿的邮件,关掉实时监测防火墙,删除邮件后要立即清空废件箱,彻底一点儿的做法还要压缩废件箱。这样的一个繁琐过程在遇到众多邮件病毒的时候,往往会误删一些无毒邮件,给用户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不便。然而,有些邮件病毒不用执行附件,如尼姆达,只要预览邮件就会被传染,如果遇到这种病毒只有等着被感染了!
查杀压缩文件时代
随着邮件病毒危害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防病毒软件厂商也更新了技术,开始对压缩文件里的病毒进行查杀。此办法解决了部分邮件客户端下的病毒查杀问题。然而,对邮件压缩文件内的病毒查杀效果不是很好,经常出现破坏邮件、删除邮件等情况,邮件客户端也极易出现被防病毒软件破坏无法使用等现象,需要重新安装邮箱客户端软件。因此,删除邮件和查杀压缩文件都已成为过去,对付邮件病毒需要进入邮件病毒前杀时代!
邮件病毒前杀时代
现阶段,国内外反病毒厂商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设置客户端的代理服务来处理邮件病毒。通过在本地的代理服务设置,让防病毒软件自带的内部模块代替邮件客户端去接收邮件,收到后,在内部调用杀毒程序对邮件进行快速查杀。这一切完成后,再转给客户端,此时客户端接收到的就是安全无毒的邮件了。此方法能够提前拦截邮件病毒,而且查杀效果也不错,比起前面的做法已经有了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在一定阶段内的确是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这可以说是邮件防毒技术的现在时。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飞速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新技术的追求也不会停留在原地,就如Windows频繁升级一样,各类应用软件与邮件客户端也是在不断地升级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对于邮件代理设置来说,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软件兼容问题。因为,每一次邮件客户端的升级,对于防病毒软件的代理设置来说都是不可能改动的,权宜之计是不去升级客户端软件。这样不仅制约了用户在软件使用上的主观能动性,万一升级邮件客户端,还会造成邮件不能正常收发等问题。对于使用多种邮件客户端的用户来说,还是得不到防病毒软件的保障!不难看出,通过邮件代理服务设置的办法,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了!
邮件防毒技术新进展
最近,继邮件病毒前杀技术之后,出现了一种“比特动态滤毒”技术。该技术与前者相比来说,具有支持所有邮件客户端程序,完全前杀邮件病毒的独特之处。而且,在与邮件客户端接触之时,不会因为客户端的升级而产生任何冲突。在邮件接收过程中,不会改动邮件客户端的任何设置。就如同邮件传送过程中的一道检测网,利用“比特动态滤毒”技术在电脑与网络之间建立起实时过滤网,在内存阶段即开始对病毒进行实时查杀,使带毒邮件在没有进入硬盘之前就已经被查杀了,不会出现错杀与乱杀现象,清除病毒后的邮件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
此技术一改以前邮件病毒拦截的被动局面,把前杀邮件病毒的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解决了困扰用户多年来的心头之痛!不仅可以适用于任何邮件客户端程序,而且不会再担心客户端的升级问题了。随着第三代邮件病毒前杀技术的出现,邮件防毒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希望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邮件防毒问题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