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NFC手机支付能否落地生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2:06  eNet硅谷动力

  作者: 贾敬华

  【eNet特约评论】在应用拓展速度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不再单一的通讯工具,MP3、电影播放等越来越多的新潮功能被植入手机这个通讯工具中。3G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手机功能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日,一项手机移动支付的“杀手应用”开始在中国启动,诺基亚携手中国移动厦门公司、易通卡公司和飞利浦共同在厦门启动中国首个近距离通信(NFC)手机支付商用试验。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渐深入,支付手段也不再是原来单一的现金支付,多种电子支付手段应孕而生。NFC手机支付商用试验的开展,意味着手机支付时代的到来,在国内仅中国移动就拥有4亿用户,互联网用户仅仅1.3亿,手机支付似乎比互联网平台下的电子支付更具亲和力,然而手机毕竟是手机,基于手机的支付平台能否落地生根呢?

  其实,手机支付在我国也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02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都曾进行过手机“小额支付”试点,这也是国内最原始的手机支付模式。“小额支付”的模式是用手机话费来消费或缴费的,这种方式由于方便、简单,也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但是,在这种代收费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有涉足金融业务之嫌。2003年8月,中国移动停止了部分代收费业务,由此可见其承受的政策压力。然而其后的2年,无论是联通还是移动都没有大力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市场也因此沉寂了下来。而此次在厦门进入商用试验的NFC手机支付,是把用户的银行卡信息与手机SIM卡相关联,手机只是一个支付的信息通道,NFC手机支付与互联网的网络银行有着相似之处。早期的手机支付业务夭折,国家政策限制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手机支付的安全风险制约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

  手机支付与网上银行支付是同一个道理,在进行支付时,需要提供个人银行帐户的及密码,而且这些信息要通过手机进行无线传输,目前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平台全部是明码传输,安全风险极高,这使用户不同程度地存在手机支付安全方面的担忧。另外,在通过手机平台进行支付过程中,个人帐户及密码等私人资料是否存在被泄漏和窃取的危险,也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NFC手机支付虽然使用了电子标签(RFID)的升级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使用集成NFC芯片的手机接触读卡装置,支付过程中可以抛弃手机无线传输这一渠道,直通通过专用读卡器完成支付过程。安全性能较早期的手机支付平台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可高安全性能的NFC手机支付也带来了手机支付普及的新问题。

  在厦门进入商用试验的NFC手机支付,用户必须使用集成了NFC芯片的手机,而且要在配合可以识别NFC支付手段的专用读卡器才能完成手机支付。显然,NFC手机支付把手机支付的入门槛提高了,这也就意味着用户要想使用NFC手机支付业务,必须更换一部手机。用户既使有了具备NFC手机支付功能的手机,如果没有相应的读卡器设备,手机支付功能也只是一个摆设。NFC手机支付商用试验,将引发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手机及芯片厂商等多家的技术改革。

  未来,在厦门进入商用的一系列新的应用模式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手持集成了NFC芯片且具备支付功能手机,用手机对准涮卡器,就可以进行坐公交地铁、看电影等消费;将手机放在嵌有NFC标签的海报前,可以下载电影内容、手机铃声和海报。NFC手机支付要想落地生根,可以支持NFC手机支付的公交、地铁、电影院等服务提供商要进行先安装识别NFC手机支付的读卡器,还要与银行、移动运营商等建立业务往来,NFC手机支付的普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诺基亚企业创新机构亚洲区NFC事业部总监郑昭东透露,厦门的NFC手机试用项目持续2~3个月,2006年测试将在中国各大城市推广,明年争取形成大面积商用的形式。在没有足够的服务商出现之前,NFC手机支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NFC手机支付要想真正落地生根,必须拥有数额庞大的用户群。中国移动拥有4亿用户是一个事实,可是要想实现NFC手机支付的美好愿望,4亿用户必须更换支持NFC手机支付功能的手机,地铁、公交和电影院等公共设施要安装专用的NFC手机支付读卡器,手机厂商也要积极研发集成NFC芯片具备手机支付功能的新型手机。NFC手机支付在每一个环节的普及,都将耗费巨额资金。要想在未来的城市中随处可以使用NFC手机支付功能,NFC手机支付进入商用,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手机支付落地生根还是有些遥远的事情,普及更要从长计议!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