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华为收购港湾网络专题 > 正文

华为选择性并购港湾:一场资本导演的变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09:27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记者 李传涛

  在一些港湾网络员工眼中,受制于资本的港湾被“变卖”只是迟早的事情。“我们早就做好了(改换东家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的是,最终会重归华为的怀抱。”

  6月6日,港湾网络与华为技术共同宣布,“就港湾网络转让部分资产、业务及部分人
员给华为达成意向协议书并签署MOU(备忘录)。根据MOU,转让的资产和业务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的资产、人员、业务及与业务有关的所有知识产权。”

  对于收购的金额和交易的具体细节,双方发言人均表示,“有关的协议还在洽谈之中,不便披露细节。”

  资本导演的变卖

  一位熟悉港湾的证券分析师表示,港湾被变卖,早在2004年上市失败时就埋下了伏笔。据报道,港湾曾与华平约定,在华平入股港湾后,港湾应该在4到6年内,实现业务的成倍增长,并最终在海外上市,以使华平等风险投资套现退出。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2001年5月,华平和龙科创投分别向港湾注资1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2002年5月,华平和龙科创投再次向港湾分别投资37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同时,还为港湾提供了3500万美元银行贷款担保。

  而资本意志之所以能够主宰港湾,很大程度上源于港湾不平衡的股权结构。有内部人士透露,港湾的股权构成是,华平风险投资占有50%的股权,港湾总裁李一男占有45%,剩余的5%由其他管理层持有。

  在5月10日与港湾高层在杭州的会谈中,华为总裁任正非也着重点提到了资金意志:“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和你们竞争,主要面对的是基金和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基金强大的力量,你们很难招架得住我们的竞争压力。”

  事实上,曾有华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将所投资的公司发行上市,是企业获得高额回报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华平认为可从港湾网络的7年项目回报期后实现很高的收益,这样的话,即使港湾无法在短期内上市,其投资回报也能实现。但在投资回报无法预期的情况下,资本选择了一条最现实的道路。

  产品线重合之辨

  港湾的业务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NGN产品、光网络、综合接入设备、安全产品、DSL设备、网管软件等产品系列。这次出售的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综合接入四大产品线占到港湾收入的80%。

  但是华为控股49%的华为3com的产品线同样集中于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无线局域网、语音视讯、业务软件、安全等产品。而在光通信设备市场上,华为独自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因此,业内人士将这次收购定义为一次“产品线重合的收购”,也因此引发了对于华为3com前途的种种猜测。

  对此,一位华为内部人士表示,港湾在数据通信领域还是有一些技术特色,比如,核心路由器、语音综合接入产品等,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收购会对华为的产品线有所补充。”

  诺盛咨询分析师表示,就市场层面而言,这次收购对于华为来说有双重作用:第一,市场上减少一个对手,而且是一个足以导致任正非所说“逐鹿中原,惨胜如败”局面的对手;第二,避免这个对手被其他潜在对手利用。

  以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为例,2005年华为占据了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39.4%,港湾作为第四大厂商,占据了3.4%的份额。而在收购后,华为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并超越思科的42.5%跃居首位。

  也有人士表示,华为对港湾的收购是看中了港湾企业网产品在日本和加拿大市场的突破。

  但诺盛咨询分析师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华为企业网产品在日本或其他区域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3com的分工结构。对于能够从海外获取一半以上收入的华为来说,港湾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显然并不是收购的主要考虑。

  人才决定价格

  有华为内部人士还表示,港湾的研发团队和机制也是华为做出收购港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3年到2004年短短两年间,港湾网络共向国家

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158项。“而这些在华为更大的研发平台上,肯定能够发挥更大的能力。”

  虽然,港湾2005年全年仅申请了8项专利,但这很大程度由于内部的动荡和调整。“2004年之后的港湾,实在是我的痛苦;大家人心浮躁,踏踏实实创业的感觉淡了,发财的欲望浓了。”有港湾内部员工如此表示。

  而在西门子和港湾曾经达成的收购协议中,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根据当时披露出的收购条款,西门子愿以1.1亿美元收购港湾面向运营商市场的PowerHammer、ESRHammer和BigHammer三个系列的宽带高端产品以及全部技术、专利和100余名技术人员。

  “最终决定收购价格的是人才,而不是产品线。”有分析人士表示。

  链接

    “华为系”创业公司

  1999年,胡红卫(原华为管理副总裁),成立深圳市思捷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0年,李一男(原华为副总裁),成立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2001年6月,聂国良(原华为常务副总裁),组建汉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1年底,刘平(原华为研发部副总)创办林耐特通信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陈硕(原华为副总裁)、毛森江(原华为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成立尚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2001年6月,原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华为电气(安圣电气)总裁聂国良组建汉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03年初,黄耀旭(原华为主管研发的高级副总裁)创办深圳市钧天科技有限公司。

  打了“华为系”旗帜开张的公司还有前华为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张建国的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华为原营销管理培训部程静海的南京源动力营销管理咨询公司等等。

  华为合资公司

  华为3Com公司

  成立于2003年11月。是华为和3Com的合资公司。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3月18日,是西门子通信集团与华为共同组建的全外资企业。(罗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72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