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牌照发放圈定明年中专题 > 正文

中国04年3G格局波澜难惊 各方利益微妙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07:54 中国经营报

  文/刘燕

  是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还是继续观望?决策者在3G问题上异常谨慎的态度,使得这一年中,鼓吹者与保守派碰撞得异常激烈。但在关乎天文数字的投资面前,在各方利益如何平衡面前,政府的务实态度注定了要使3G再度成为跨年度而难有决议的课题。

  我国政府坚持的3G发展原则是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是积极、稳妥、科学、求实。通过对政府发展3G及采取的策略进行诠释,我们可得出
以下结论:发展3G只是时间问题,但试验是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对市场和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采取稳妥的方式推进,积极培育市场,同时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市场实际。

  是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诱惑着国内外厂商争相游说,从理论上讲,3G确实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及通信业整体水平提升的新引擎。而从近百年电信业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几十年移动通信发展史看,政府在关键节点的政策决定,往往左右一国电信事业几十年的盛衰,决策冲动带来的将是巨大浪费,决策迟缓,则将放弃发展的机遇。而作为一个国有经济在电信行业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的经济体,中国政府的政策对电信行业的影响,相对于欧美又严重得多。

  3G再度升温,是不是此期外场测试圆满结束就代表了我们已具备全力推广3G的条件?我们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培育、运营市场的稳定长期发展、我国相关配套产业,如手机、芯片等方面的准备是否已经到位?我们的消费市场是否已经具备了迎接3G的条件?

  上万亿巨大市场使中国的3G进程扭结在这个市场的利益分配上,中国运营商的利益、中国制造商的利益、国际制造商的利益、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中国信息产业长期发展的利益。在如此众多的利益之下,中国3G何时上路的问题,不再是一时的意气,更不是单纯的学术讨论能解决的,而需要决策部门冷静思考慎重决断。

  国家对于3G牌照发放的考虑因素之一是整个宏观经济,特别是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状况。3G的投资很可能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之一,如果投资过热,将会对3G投资进行严格的限制,而如果投资下降明显,3G投资将会有所放松。

  2005年,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最为主要的事件莫过于3G的来临。虽然我们无法肯定明年3G牌照一定会在中期发放,不过按照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的计划,国产3G标准TD-SCDMA有望在明年3月试商用,6月要达到商用成熟的要求,因此正式发放第一张3G牌照的时间应该不会早于2005年6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专家判断牌照的发放应该也不会晚于明年年底。

  如果3G真可以在2005年如期而至,将会对未来几年通信行业,特别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制造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相信国家为了避免在3G网络建设与运营方面产生过度竞争,在3G投资方面将会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如果2005年年底前才会发放牌照的话,运营商在2005年的投资估计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而为了迎接3G的出现运营商估计也会压缩包括无线在内的部分投资。因此,从3G投资对通信设备行业的影响看,2005年应该处于一个开始阶段。

  有专家建议,如果中国启动3G的商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要重点关注价格战与互联互通问题;管制政策要考虑号码可携带、移动固话业务捆绑、市场份额限制、网络资源出租、虚拟运营等3G运营相关问题;要关注和研究3G的终端和手机补贴问题;要重点研究新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要着手打造通信业的价值链和产业生态系统;由于3G的巨额投入,且近期内数网并存的局面还将存在,因此运营商要对自己整个的投融资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要对自己的用户、业务和网络的演变进程早做研究,尤其3G网络的长期建设、投资思路和小灵通、2G、3G网络的协调发展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3G新闻 全部电信新闻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硬件驱动程序高速下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