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短信竞猜没有原罪 全部叫停以偏概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0:47 赛迪网

  作者:止凡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出通知,其中指出,新闻和新闻类节目(含访谈类节目),一律不得开设手机短信参与的竞猜环节。其他手机短信参与的节目和有奖竞猜类节目,一律不得涉及政治性、敏感性话题。(据9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据悉,广电总局的此番“禁令”是缘自那道“让人颤栗”的“带血的竞猜题”:央视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关于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人质危机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信息,猜测人质危机死亡人数。诚然,作为中央级的媒体,竟然以邻邦的灾难作为娱乐的对象,不仅有违基本的职业道德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更有可能被邻邦误以为我们在“幸灾乐祸”从而引发政治问题。但是,因此否定所有的新闻短信竞猜,是不是又有点小题大做或者以偏盖全呢?

  自从有了手机短信的那一天开始,它的“价廉物美”立即受到了手机一族的追捧,一个新名词“拇指经济”应运而生,专职的短信写手成高薪人群,连“短信文学”都已经粉墨登场。可以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短信了。电视台、电台以及其他平面媒体,纷纷开展手机短信竞猜,正是对短信潮流的一种顺应。手机短信既能实现媒体与受众及时便捷的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短信竞猜毕竟只是一种互动方式,它本身并没有“原罪”。它所制造的“颤栗”其实都是“人为”的。换句话说,不是短信竞猜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如果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提高,相关审查制度不规范,即便把这一个口子堵住了,“毒液”也会从另外的口子里涌出来。短信竞猜禁了,电话竞猜没禁吧?电子邮件没禁吧?如果再出现一道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的“带血的竞猜题”,是不是也把这些方式一起都禁了呢?

  靠禁短信竞猜来禁绝“带血的竞猜”,治标而不治本,注定是南辕北辙。我们应该充分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道“带血的竞猜题”不正是观众首先质疑的吗?其实,只要相关的问责机制足够健全、问责力度足够大,同时注意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规范节目审查机制,谁又愿意再出一道“带血的竞猜题”来断送自己的前程呢?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