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前瞻:中国经济恢复进行时,今年发展目标怎么定?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消息,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人民币,下同),电影票房逾78亿元,6.6亿件快递上演“年货春运”……春节消费“牛”劲十足,让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的热度得以延续。


由此观之,无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置具体增长目标与否,其目的都不在于追求一个好看的数字,而是服务于整体经济质效的提升、民众生活的改善。
除了年度发展目标怎么定,外界还关注中国今年在宏观政策上将出什么招。
随着中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去年出台的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需要稳妥退出。有观察认为,如何选择政策退出的时点、步幅、路径以及工具组合,是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核心,关乎中国经济复苏大局。
此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
这意味着,今年的宏观政策既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夯实稳定发展基础,又要逐步回归正常,防止不可持续。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政策时序、力度、效果,避免出现“政策悬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特别指出,由于基数较低,2021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大,更要抓住时机为未来发展打基础,“今年将是一些重大改革的重要时间窗口”。
多重任务“碰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政策的部署,料将着眼于促进经济持续恢复与防范疫后衍生风险相平衡。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官方将推出哪些新招实招来壮大经济创新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改革开放,并将其与“十四五”规划衔接,也是一大看点。
相信透过两会上释放的政策调整信号,各方不仅能更真切地感知当下中国经济温度,也将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和潜力产生更清晰的认知、更稳定的预期。
(原题为《两会前瞻:中国经济恢复进行时,今年发展目标怎么定?》)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