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人在阵痛中转型: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济钢人在阵痛中转型: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2020年08月10日 03:53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济钢人在阵痛中转型: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来源:工人日报

  3年间,济钢人在阵痛中转型,在拼搏中重获新生——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3年里,他们曾相约一起回“家”看看,走一走曾经走过的上班路,摸一摸济钢大门的石壁,站在未来将会建成工业遗址的3200立方米高炉下,出神地回顾往昔。

  那座高炉里曾经涌动着的滚烫铁水,仿佛穿越时空,在他们的心里沸腾。

  近两万名济钢职工原有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轨迹被改写。他们有的留下,为济钢转型发展开拓新业务;有的离开,在创业、再就业中谋求新生;还有的奔赴300多公里外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投入山钢集团新旧动能转换的火热事业中。

  仍然奋斗在济钢的李宏伟,在外创业的吕厚鹏,转岗就业的石莹……还有更多散落在五湖四海的济钢人,他们在转型阵痛中努力拼搏,迎接新生的喜悦与希望。正如那句歌词里唱的,“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钢三代与企业共谋新生

  6月25日上午,李宏伟站在山钢集团济钢创智谷的孵化基地顶楼天台向北望去,一路之隔,是原济钢集团厂区,那里,有他8年的车间记忆。

  曾经喧嚣的工厂,早已安静下来,厂房和设备陆续被拆除,唯有3200立方米高炉矗立在原地,诉说着这片土地昔日的辉煌。

  济钢集团钢铁主业关停后,李宏伟和20名同事应聘到济钢创智谷科技服务分公司,从事创业项目孵化。

  李宏伟是钢三代,从小生活在十里钢城。2009年,父亲退休,他接棒进入济钢炼铁厂工作,成为一名高炉皮带工。

  “时隔11年,第一天上夜班的情景,仍然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那天晚上,父亲坚持要送我,一路嘱咐我好好工作,直到把我送到厂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对自己说,‘子承父业,我们家的济钢情,续上了。’”

  割舍不掉的济钢情,让李宏伟在面对诸多选择时,义无反顾地决定和济钢一起转型,共谋新生。

  “为搭建创业平台,装修团队在冰冷的基地完善设计装修方案;为紧抓政策红利,政策研究团队32次修改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为更好服务创客,项目运行团队多方调研、学习取经。”回顾转型的艰辛,李宏伟表示:“再苦再难,想到自己还是济钢人,就又充满力量。”

  3年间,李宏伟和济钢一起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

  他所在的公司成功引入创业项目、团队90多家,举办创业培训20余场,服务创业人员1000余人次。李宏伟也在转型中不断磨砺自己,日前他通过竞聘,成为公司党群办公室副主任。

  创智谷大楼正对面,有一块约10米长的钢板,上面刻着10个鲜红的大字——“续燃一团火,再造新济钢”。

  “这是济钢4300宽厚板产线生产的最后一批钢板。”回忆起最后一座高炉停产那晚,李宏伟有些激动,眼泛泪花,“我拿着相机,把停产指令下达后,高炉跟随工序关停的全流程一一记录下来。将来,我要告诉下一代,这里,是你的老爷爷、爷爷和爸爸奋斗过的地方。”

  创业浪潮里搏击

  2017年7月8日晚,与李宏伟一起见证济钢停产历史瞬间的,还有焦化厂的吕厚鹏。

  当热闹的生产线变得从未有过的寂静,当灯火通明的厂房一间一间黯淡下去,彼时的吕厚鹏落泪了。

  这个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80后小伙,2008年开始扎根济钢。在这里,他从工艺工程师做起,一路成长为业务骨干。9年间,置业、娶妻、生子,他青春的印记伴随奋斗的足迹,遍布济钢每一个角落。

  “高炉是有生命的。当最后一罐铁水流尽,高炉铁口、风口堵上,就像一个人停止了呼吸。”回忆高炉停产的一幕,吕厚鹏用短暂的沉默掩饰难过。

  “设备可以停止运转,但济钢人的精神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吕厚鹏在济钢产能调整后,选择了自主创业。

  吕厚鹏组建起山东葆润泽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多年在济钢能源环保设计部的工作积累,让他有底气跳入市场经济的浪潮里搏击。

  “真正走出去才发现自己对创业困难的估计严重不足。”节能环保行业对企业资质、技术水平、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创业初期,作为一家零起点的小微企业创始人,吕厚鹏四处碰壁。

  痛定思痛后,吕厚鹏开始分析原因、积累经验、寻找商机,通过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与节能环保技术相结合,一拳打开了市场。

  短短3年间,他和团队在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崭露头角,2019年企业年产值逾千万元,国家电网、国电集团等行业一流公司相继抛来“橄榄枝”。

  “9年济钢人,一生济钢情。尤其是在外打拼这些年,这份归属感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浓了。”吕厚鹏表示,要立足专业领域,为济钢转型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作为济钢人,是一种荣耀。”曾在济钢炼铁厂工作的石莹,对济钢的感情不言而喻。

  停产前,石莹是济钢炼铁厂的安全员。从350立方米的小炉子,到1750立方米的大炉子,再到全省赫赫有名的3200立方米高炉,石莹见证了济钢的成长。

  “看,这是同事们的合影,这是我拍的高炉风口,这是高炉全景。”石莹打开手机,找出停产当天的照片,一张一张翻阅,眼神亮晶晶的。一张合影中,他们簇拥着党旗,在淅淅沥沥的雨中留下最后的纪念。“这些照片是我的情感寄托和前行动力,时常会翻出来看一看。”

  在工作的第15个年头,石莹转岗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上班,从泉城到日出之城,他过起了双城生活。

  “离开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感情上真舍不得啊,但能为企业发展再续钢铁情,也是一种幸福。”逐渐适应了新环境的石莹表示,除了离家远点,现在的工作环境更好了,收入也更高了。

  2018年5月4日,是石莹来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第1天。他向记者描述了那天的情景:“我走进高炉平台,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我们在炉前握手、拥抱,激动不已。”

  转岗之初,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正处于生产与工程建设并行的时期,现场安全隐患复杂多变,作为炼铁厂安全室副主任的石莹承受住了压力和挑战,“我每天都跑现场,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转岗当年,石莹被评为“炼铁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第2年被评为“炼铁厂劳动模范”,今年又被授予“日照公司优秀党员”。“收入比济钢鼎盛时期翻了1倍,今年我还参加单位团购,买了193平方米的大房子。”

  站在5050立方米高炉平台,东面就是大海。石莹看着这个“长”在大海边的钢厂,守护着这座全国仅有8座的特大型高炉,充满希望地说:“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丛民

丛民

【编辑:卞立群】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