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争议中的巨头暗战

刷脸支付:争议中的巨头暗战
2020年08月01日 21:09 cnBeta

原标题:刷脸支付:争议中的巨头暗战 来源:财经

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巨头曾计划一年的人脸设备营销投入高达百亿元,乐观者断言,扫码支付终会被刷脸支付取代。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生物识别有关标准,这将决定刷脸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现金、银行卡、手机、二维码……”即便没有上述媒介也没有关系,凭一张脸就可以完成购物支付。

尽管问世之初饱受安全诟病,在创新和商业重金的推动下,过去的一年里,刷脸支付依然笃定而艰难地开启了支付领域的新变革。

2019年被称为刷脸支付元年。不巧的是,当年年末新冠疫情出现,在支付巨头的代理商中间流行这样一句话:“去年刚要火,才冒头就被疫情打下去了。”

疫情发生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戴口罩成为人们标配,刷脸支付变得尤为静默,而关于这一事物的争议却从未停止。

“‘阿姨你真漂亮,我帮你拍照’,保姆通过人脸识别骗走老人22万元。”今年7月中旬的一则新闻,再次将刷脸支付推至风口浪尖,引发安全性讨论。

推送刷脸支付设备的代理商们依然相信刷脸支付的未来。“等疫情过后,我们还打算主推一下。”北方一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

作为生物识别支付的一种,刷脸支付完全颠覆原有的支付模式,以线下支付为例,则是颠覆原有的手机终端载体,出门凭一张脸就可以实现购物。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曾多次公开表示,生物识别支付的时代正在到来。

巨头们的嗅觉依然最为敏锐,据《财经》记者了解,在2019年,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支付巨头曾计划一年的人脸设备营销投入高达百亿元,重金投入背后可见支付巨头对其重视程度。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认为,相较于扫码支付,刷脸支付具有便捷和技术优势,他告诉《财经》记者,扫码支付有可能只是一个过渡。

赵鹞同时提醒,科技爆炸的同时,需要考虑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与二维码可再生且动态更新的特点不同,刷脸支付与个人信息绑定,一旦被盗则很麻烦。

去年8月,人民银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生物识别有关标准。某支付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基于此前二维码标准考量,刷脸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尺度也将受限于正在研究的相关标准。

高成本起步

刷脸支付具体如何操作?以杭州新华书店场景为例,去书店的客户点击刷脸支付设备屏幕,开启刷脸支付,然后输入手机号,确认姓名、金额和扣款账号便可完成付款。

上述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第一次刷脸支付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之后不需要重复操作,也不用输入密码。“不用密码情况下,刷脸支付有次数和额度限制,每日不超过五次,每次不超过300元,如果超过300元则需要输入支付密码。”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刷脸支付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核心是通过对生物特征的比对来确认身份。相比目前主流的扫码支付方式,刷脸支付所需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云服务和双摄像头3D结构光生物识别技术,其成本明显高于目前主流的扫码支付。

据《财经》记者了解,刷脸支付工具兴起的时间并不比扫码支付晚,其中,支付巨头蚂蚁金服早在2014年就曾涉足刷脸工具。只是,那一时点受关注度最高的是扫码支付。

对于起步并不晚的刷脸支付,为何在发展路径上晚于扫码支付。某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刷脸支付商用化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且容易受真实场景复杂性影响,所以,该服务功能并未在推出之初就正式商用。

2015 年3 月,马云在德国CeBIT 展会开幕式上发布并演示了人脸支付技术,同年年末,蚂蚁金服人脸认证登录功能正式上线。

“对于C端用户来说,线下刷脸支付体验更好。”某支付分析师指出,刷脸支付可以解放双手,提升支付的效率,并且能解决扫码支付方式下手机忘带或者没电的问题。

不过,刷脸支付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和领域,来自腾讯研究团队的调研显示,在一些快餐店,高峰期人流量大,往往排着长队,采取刷脸支付,效率反而会降低。

“类似快餐店等服务场所都相似,服务员要再抽出时间指导顾客使用设备,效率降低了,顾客体验也一般。”某腾讯人士表示。

游泳馆、加油站等用户不太方便使用手机的场合,被认为是刷脸支付尝试的最佳场景,可以提升其便利性。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刷脸支付主要应用在零售、餐饮、快消等场景中比较普遍。

刷脸支付也已经向医疗领域延伸。

7月2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召开医保信息系统“刷脸”支付试点工作启动会,并对试点方案做了介绍,其中,友谊医院、宣武医院、朝阳医院三家试点医疗机构进行了研讨深化。

事实上,刷脸支付并未蓄意替代扫码支付。例如,微信青蛙Pro除了配备3D结构光摄像头,能够检测和识别脸部的深度信息,实现刷脸支付外,还搭载专用扫码器,方便用户自由选择支付方式。

刷脸支付能够兴起,与人脸识别技术早前应用在银行业开户不无关系。2015年,人民银行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放开银行远程开立账户限制,银行可以“线上开户”。

“远程开户的放开是建立在远程银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实名认证的同等效果的基础之上的。”某银行业人士表示,为当前刷脸支付做了一定的政策铺垫。

鉴于二维码支付依然是线下主流支付方式,市场普遍认为,刷脸支付目前只是作为二维码的补充,还处于普及的阶段,鉴于成本等原因,将来会与二维码共存,不过,由于省去了手机这一介质操作起来更方便,所以,刷脸支付有望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不过,刷脸支付主要存在以下劣势,华泰证券分析指出,相比扫码支付几乎零成本的硬件要求,刷脸支付设备的价格目前在千元以上,在摆放时需要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比较适用于中大型的商超,对于大量小微商户使用的扫码支付暂时不具备替代性。

对于商家而言,刷脸支付设备的空间体验确实不好,某商家告诉《财经》记者,mini版的刷脸支付设备也要比手机大,尽管出于照顾消费者的刷脸体验,但是设备都很占空间。为此,有分析指出,未来不排除形成一家独大,而非扫码支付中形成的两家巨头“平分秋色”。

而且,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刷脸支付布局上依然与二维码支付问世之初闭环式支付类似,目前市场中还未产生刷脸聚合支付,所以,从这点来讲,客户体验存疑。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商家主要根据巨头的营销方案选择刷脸设备,并未形成一家独大,上述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市场一些商家已经开始研究在一台设备上,同时满足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户支付,也就是类似于当前的扫码聚合支付。“未来,设备也会逐渐更新换代,逐渐轻小化。”

事实上,刷脸支付能否像扫码全面普及,一方面要看监管的态度,另一方面要看消费者的接受度。

商战硝烟

与当年扫码支付的商业发展路径颇为类似,线下刷脸支付依然由支付巨头引领。2018年12月,支付宝领先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次年3月,微信支付正式推出刷脸支付设备青蛙。

尽管在国家相关费率调整之后,支付宝与微信纷纷提高商户手续费,并在去年6月份出现些许休战,面对刷脸支付新兴事物,两家巨头在去年的补贴政策依然势均力敌。

根据中泰证券研报,2019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陆续推出了“蜻蜓”和“青蛙”刷脸支付设备,并开始执行相应的B端奖励政策和C端优惠活动,加大推广力度。

据《财经》记者了解,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去年曾计划,用于刷脸支付设备的营销投入扩大到百亿规模,而上述两家巨头的刷脸支付设备最初主要集中在商场、超市、餐饮等消费场景。

蚂蚁、腾讯之外,京东以及苏宁也早已涉足刷脸支付。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8月,苏宁无人店拥有“刷脸”进门功能;同年,京东也被媒体爆出内测刷脸支付功能。

传统金融机构此次反应也较迅速,2019年10月,中国银联携手60余家银行联合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进军刷脸支付市场。

市场更关注的是,在新的支付形态之下,两大支付巨头如何较量。

2016年,扫码支付合规化,支付宝、微信支付通过巨额补贴获取客户,如今已占据移动支付90%的市场份额,随后,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力推“云闪付”,试图逆转。

“手机终端载体被颠覆,意味着依附手机的扫码支付的现有格局将会发生改变,这也是支付巨头力推刷脸支付的原因,希望通过支付升级稳固原有的支付市场地位。”某支付业人士向《财经》记者坦言,同时,银联、商业银行更希望通过新的支付方式扳回一局,个别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支付机构亦希望在新支付业态下寻求生计。

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维度上,两大支付巨头僵持了几年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微信社交属性带动的小额多频支付逐渐增加,其用户渗透率已然不同。

益普索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手机QQ钱包)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9.2%和69.5%,推算用户规模分别达到9.4亿和7.4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025亿;支付宝全球用户超过10亿。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对于支付宝来说,扫码支付受到来自微信支付和银联云闪付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微信社交属性优势带来的APP高活跃度,而刷脸支付能解除支付对APP甚至是手机的绑定,使支付宝有机会在线下消费场景收复失地,继续推进阿里的商业零售生态圈战略。

一位支付业人士认为,与扫码支付拓展客户不同,上述两大巨头在刷脸支付上更多希望提升商户端效率以及客户体验。

产业链效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 2013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仅为8.61亿元,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市场规模约为27.6亿元,较2017年增长26%,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上述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另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使用“刷脸”验证技术后,商家资损率可降低1000倍,仅每月验证短信可减少1万条。

在两家巨头力推刷脸支付之下,新的商业逻辑开始滋生,其中包括行业上游的设备厂商、下游的收单服务机构及其他同业竞争者。

微信支付人脸硬件开放平台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表示,平台正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趋势,历时十个月,对接百家设备商,接入设备近百款,在几十个行业中与上千个门店、商户一起为顾客提供服务。

世事难料,2019年底发生并持续至今的疫情,则让整个刷脸支付的商业价值遭遇疫情劫。

上述代理商告诉《财经》记者,之前通过卖给商家刷脸支付设备的推送形式,估计还划算,“但是,市场的常态是,代理商一般为了抢占先机,都会送给商户十万到二十万台,这必然赔钱”。

上述代理商进一步指出,对于一些大的商家,代理商往往以满足一定笔数返还商家押金形式,将刷脸支付设备卖给商家,按照以往的流水量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受疫情影响,刷脸支付笔数完全超出商家的估算。

对此,购买刷脸支付设备的商家也曾寄希望支付巨头出台相关救助措施。“支付巨头肯定不会管的。”上述代理商坦言,为了不让商家赔得太惨,他们只能以支付巨头的名字做一些微薄补贴。

其实,相比扫码支付的聚合支付,目前刷脸支付还没有一款聚合支付产品,代理商拓展市场也存在诸多难处,卖给商家的市场不好做。

不仅如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不论在哪个时代,客户都是至关重要的,刷脸支付不一定会立刻带来收益,但是对其技术推广以及输出都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自从2018年支付宝宣布刷脸支付大规模商业化后,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催生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人员就已经达到50万人。为此,有分析认为,刷脸支付现在属于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未来有望促进支付行业再次变革。

广证恒生证券研报指出,中国人脸识别算法精确率居全球领先水平、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的逐年递增以及人脸识别相关的人才储备居世界第三,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技术面支撑;从2015年支持银行业的远程开户到2017年12月明确提出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政策支撑。

上述研报还显示,中国对人脸识别初创公司的资金支持突破10亿美元形成资金面支撑。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72%应用在安防领域,20%应用在金融领域,未来两大市场对人脸识别技术需求旺盛。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53.16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市场。

安全争议及监管

尽管在商业重金的推动下,国内刷脸支付迅速登场,但是全球有关刷脸支付的争议从未停息片刻,今年6月,美国著名科技公司IBM、亚马逊以及微软先后停止提供人脸识别软件和相关技术。

在国内,监管部门亦严厉警示风险。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直言,有技术不能滥用,有技术更不能任性。“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同时,李伟指出一些企业设计模式场景不考虑安全问题,一方面刷脸,另外一方面还让用户在大的屏幕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对于这种创新,我觉得应该要及时指出来纠正。”

支付业多位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效率与安全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生物识别支付的风险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技术突围之后的监管思路有待尽快落地。

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生物识别有关标准。某支付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基于此前二维码标准考量,生物支付必然是一个趋势,但是出于风险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尺度也将受限于正在研究的相关标准。

支付巨头们与央行也保持密切的沟通,一方面希望通过沟通更好地理解监管机构对技术的思考以及风险管理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希望监管对他们近几年来对技术的思考和储备有更多的了解。

技术创新与市场的热情给生物识别安全带来了挑战,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监管体系。

华泰证券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精准度已经达到商用级别,并广泛应用于银行、电信、公安、海关等的身份识别,但人脸识别技术仍有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包括对终端设备的检测和认证,防范“隔空盗刷”等风险。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篡改和滥用等问题。

从市场到用户,目前对刷脸支付最大的安全隐患担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其次是账户信息、用户隐私等信息的储存和保密工作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今年1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制定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行业自律公约(试行)》,规定要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授权,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

此外,在存储环节,将原始人脸信息加密存储,并与银行账号或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个人隐私进行安全隔离。在使用环节,收单机构、商户等中间环节不得归集或截留原始人脸信息,实现端到端的个人隐私保护。

赵鹞向《财经》记者表示,扫码与生物特征不同的是,二维码可以再生,而且是动态更新,并且与个人信息不绑定。而生物特征支付则不同,一旦被盗则很麻烦。所以,行业发展要趋利避害,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范围审慎地使用人脸支付。

“以防大规模人脸数据特征泄露带来的不堪后果,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人脸特征和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储存库。”赵鹞说,为监管基于人脸特征的金融与支付业务,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2014年,作为新研发的产品,条码支付当时被各种风险警示、投诉,监管部门出于安全考量,不得不宣告二维码支付暂停,直到2016年,人民银行宣布二维码合规化后才重新启动。

在风险考量之下,刷脸支付是否会与扫码支付路径相同?

一位支付巨头人士认为,任何一个新事物在创新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从逐步习惯到成熟,变成一个理所当然的一种服务或者是体验。

(实习生周青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