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钢针引发血案 "比宁大战"胜负已分!

一根钢针引发血案 "比宁大战"胜负已分!
2020年05月27日 12:52 企业观察报

原标题:一根钢针引发血案 "比宁大战"胜负已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dead aid》里这句广为流传的结束语,用在当前愈演愈烈的“比宁大战”上再合适不过。

因为这跟钢针引发的血案,业内等了足足近十年。

针刺试验的瓜该怎么吃?

回顾这场“比宁大战”的起因,其实有些啼笑皆非。

在比亚迪抛出刀片电池概念,并通过针刺试验打出“安天下”名号后,网友小鱼锂电在微博发布了一段针对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单体的针刺测试,视频显示,钢针刺入后电池单体瞬间起火燃烧,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这无疑是在全球锂电一哥宁德时代脸上扇了一个响亮巴掌。于是,宁德时代果断微博回应,“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与微博文字相呼应的是一段钢针扎向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包的短视频,只见测试人员使用直径5mm的钢针,以45°锥角、25mm/s的速度扎向电池包后,钢针却应声而断。原来,钢针根本刺不穿宁德时代电池包。

这就好比一家企业夸自家感冒药,药到病除。另一家企业却回复,药好没啥用,穿我们特质皮衣,特别保暖,根本不会感冒。

毫无疑问,宁德时代的视频遭到了网友的群嘲,本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无厘头式幽默,也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下,擦出了真正的火花。

次日,宁德时代再发微博解释,“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这次搭配文字的,是一段宁德时代电芯通过针刺试验的视频。

于是,一场网络闹剧,终于走上了学术争端的高度。稳坐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头两把交椅的前浪后浪也在近十年的和平共处后针锋相对。

直至目前,这场迟到十年的针尖对麦芒,还在不断升级轮番上演着,双方丝毫没有止戈的意图。只是愈发晦涩难懂的电化学专业壁垒,使得吃瓜群众只能在阴阳怪气的语意中,品味浓烈的火药味。

迟到十年的“比宁大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乍一看是网络舆论裹挟下,比亚迪、宁德时代不得不面红耳赤地站在对立面,但过往与当下的种种迹象又在时刻论证着一个无从考究的结论:这场闹剧又何尝不是蓄谋已久!

今年三月,比亚迪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刀片电池发布会。不仅打出了“出鞘,安天下”的宣传标语,还发出了“将自燃从新能源字典中抹去”、“让电池技术回归正道”等颇具挑衅意味的豪言壮语。

伴随刀片电池正式亮相的,还有一段动力电池电芯的针刺测试对照视频。针刺测试意味着什么?一位内部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2015年广东省质监局欲公开测试动力电池时,包括宁德时代在内,没有一家电池企业胆敢接受针刺试验。

正因针刺试验的壁垒之高,比亚迪将其类比为珠穆朗玛峰,潜台词不言而喻,“珠峰都登得了,其他电池问题更不在话下。”

志在天下的野心以及针刺试验的宣传,也为当前的闹剧埋下了伏笔,因为比亚迪的竞争对手,一直都只有宁德时代一家而已,不少人都在暗暗期待龙头大哥宁德时代的反应。

5月11日,宁德时代2019年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宁德时代终于没能避开这个话题,面对投资者的提问,宁德时代被迫亮剑,“刀片电池早就有了,针刺试验不稀奇,测试也不等同于电池安全。”

宁德时代“亮剑”的当晚,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发表微博,“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珠峰都登得了,其他峰肯定都登遍了!”

此刻的火药味已十分明显,即便没有后来这根引发血案的钢针,也一定会有某个麦芒点燃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争端。因果必然,无非是后浪高高跃起,前浪心有不甘罢了。

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新能源的代名词,头顶巴菲特投资光环,却因自给自足错过动力电池最佳扩张时机,被一家2011年才成立的动力电池企业遥遥甩在身后。

用一句网络句式来形容,大抵是“宁德时代这样做电池,宝马爱得深沉,大众果断倒贴,特斯拉不惜劈腿,隔壁的比亚迪馋哭了。”

倘若十年前,比亚迪不曾“闭关锁国”,那与ATL出身的宁德时代会在锂电井喷时代擦出什么火花,产业的格局又是怎样,谁也不知道。历史的推进总是充满遗憾,但所幸还有机会看见。十年后,比亚迪放开,矛头直指宁德时代。

此刻再回看这场网络闹剧,是否有些蓄谋已久的阴谋味道,而宁德时代的无厘头玩笑是否更像欲擒故纵的商业权谋。

比亚迪赢了

如今,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就针刺试验一事纠缠不清。而事情的结果,往往越是追求意义,越是没有意义。

因为从锂电池的电化学本质来说(其中的电化学原理就不做赘述了),安全是个无法根治,也无需根治的题。

就好比烟头配汽油,毁了那么多幸福家庭(理论上烟头难以点燃液态汽油)。却从来没有一家能源大亨,信誓旦旦地承诺,我们会提炼一种不易燃、不易爆,没有安全隐患的汽油,车企一直在强调的不过是不断提高对油箱的保护而已。

动力电池亦是如此,锂电安全隐患无法根治,但可以用诸如热控制技术(PTC 电极)、正负极表面陶瓷涂层、过充保护添加剂、电压敏感隔膜以及阻燃性电解液等技术不断改善;更是能通过动力系统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生产管控等方式,将安全隐患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遗憾的是,消费者接受了燃烧事故率高达到万分之3.16的燃油车,却始终接受不了燃烧事故率为万分之0.98的新能源汽车。

探究原因,无非是人性里,会对陌生事物产生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莫名放大恐惧;同时在互联网流量法则下,“幸存者原理”使得树大招风的动力电池,成为了千万新能源汽车零件,最好的背锅侠。

这也是去年为什么会有“LG电池使捷豹路虎、奥迪、奔驰三大车企召回”一事。实际上,I-Pace是因为再生制动系统出现故障、EQC是因为差速器螺栓不符合耐用性标准、e-tron则是电池密封不佳,LG化学纯属背锅。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在围绕针刺试验展开的电池安全争论上,大概不会有赢家。

不过,从战术效果的角度讲,比亚迪或许已经赢了。

单纯以技术而论,比亚迪或许是国内唯一可与宁德时代同台竞技的电池企业;但抛开电池技术,纯以市场而论,截至目前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全球一哥,而比亚迪如若不计内供,难进国内前十,双方地位,判若云泥。

然而,在一次刀片电池发布会、一场针刺实验闹剧后,市场开拓落后近十年的比亚迪,仿佛重拾了昔日荣光,站在与宁德时代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反观宁德时代,却不曾得到什么。

强者的敌人,必是强者。比亚迪从零起步开拓市场,站在宁德时代对立面是唯一的、最好的选择;更何况行业好的时候,可以你好我好其乐融融;如今竞争升级,宁德时代多吃一口肉,比亚迪就少吃一口。开战,何乐而不为?

(编辑:王星)

比亚迪宁德时代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