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新行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2020年02月23日 06:05 经济日报

原标题:新行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做好“六稳”工作。疫情期间及疫情过后,应该通过哪些措施降低疫情负面影响,助推经济稳步发展呢?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

记者: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应采取哪些举措?

汤继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也不会改变全球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预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坚强保障,也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实现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通过这次重大考验,会促进、带动一系列更优、更好的机制体制创新变革,推动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新一轮的优化提升。比如,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乡村治理、城乡治理结构优化等微观领域,会更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方式,这既能够给经济“回血”,也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为了更系统、高效地降低此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时间性补偿、空间性补偿、创新性补偿、市场性补偿和开放性补偿这五大举措合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记者:如何理解时间性和空间性补偿?

汤继强:从时间性补偿来看,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大,但只要疫情控制得好,第二季度下半段经济就会开始恢复,在第三季度可以实现爆发式增长,在第四季度达到增长的最高值。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和配置资源,按照这样的时间周期展开经济工作,合理调度,今年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前低后高、次序回暖”的态势,原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空间性补偿方面,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受疫情冲击较大,会呈现出从中心到外围影响依次递减的趋势。疫情结束后,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发展势头仍然强劲。应着力推动四川、重庆、贵州、陕西、云南等西部省区市的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并在重大投资布局、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资源匹配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释放西部地区的发展动能。

记者: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汤继强:疫情过后,一批新企业、新行业、新产业会不断涌现。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经济模式能够对冲部分传统服务业的损失,新行业、新产业的出现或者迭代势在必行。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这些新模式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此外,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以及系统性智慧服务建设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数字化”“智慧化”也将深度融入全社会和全生产领域,智能制造行业会快速增长。

创新背后的巨大支撑就是市场。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进程将加速,并向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新特征和城乡结构变化使农村城镇青壮劳动力向中心城市转移、中老年群体向城郊转移,相关政策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调整优化,进而刺激市场要素趋于活跃,带动局部经济快速回暖。同时,通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以市场化调节手段和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运用相融策略,快速增强和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此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也会不断创造新的市场化应用场景。

进一步推动开放合作,也是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有助于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开放性补偿,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短期不利影响一定会早日消除,并能走上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疫情新冠肺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