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返乡人员信息被泄,“抗疫”不能成“恐鄂”

武汉返乡人员信息被泄,“抗疫”不能成“恐鄂”
2020年01月26日 15:57 新京报网

原标题:武汉返乡人员信息被泄,“抗疫”不能成“恐鄂”

疫情阻击战矛头该一致对“病”,而不是变成一场内耗。

▲网传武汉返乡人员表格之一。

这个鼠年过得注定不寻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依旧在刷屏,令人牵念。但在各种新闻速报、防疫科普等消息之外,有一类信息的转发、传播让人五味杂陈。

据网友爆料,多地武汉返乡人员配合调查后个人信息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电话、身份证号、返回车次,甚至高考成绩等信息,表格在各个老乡群和小区群里传播,不少人反映被陌生人通过电话、微信骚扰。

今年是大年初二,本是春节期间探亲的“高峰日”,但绝大多数人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也都主动“闭门谢客”。是的,这场上下齐心的战役中,没有人是局外人。但需要明确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新型冠状病毒”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敌人。那些感染者,是不幸被病毒击中的战友;武汉乃至湖北民众,则是主战场上的战士。

他们有的为了防止“携带病毒而不知”,主动选择留守武汉;有的在疫情大规模传播以前已经回乡,也主动接受了排查并自我隔离;有的甚至近期没有到过湖北,而只是身份证号前两位是“42”。

▲武汉某大学生微博。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非常时期从大局出发,按照要求配合体检、如实填报个人信息,这是他们对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的权利让步。有关部门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是准确掌握潜在的风险点;保护好武汉返乡人员的个人隐私安全,是信息收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就目前看,这些信息有无得到妥善保管,显然存疑。

网络上大肆传播的个人信息,首先传递出的是冰冷的信号——“警惕这些人”。在微博上,一名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发文,言辞恳切地说——“我们不只是那些excel表格里一个个冰冷的、仿佛洪水猛兽的名字……我们也是曾经给予社会温暖的人,我们不需要太多,只希望得到一点尊重。”

更重要的是,随意泄露和传播个人隐私信息,也是对国家有关法规的直接违背。面对疫情,想尽办法阻断传染源扩散路径,确实很有必要,但这也绝不是趁机违法蛮干的借口。恰恰相反,越是在非常时刻,就越需要恪守法律法规、越是要敬畏个体的权利,既包括知情权,也包括隐私权。也只有恪守法律的准绳,做到“急而有序、忙而不乱”,才能防止疫情问题引发更多“次生问题”。

▲传染病防治法。

这类“次生问题”不只是隐私被泄露。有网友反映,由于自己身份证是武汉的,无法办理酒店入住;还有在武汉打工的回乡者,被父老乡亲堵在家里喊话,让他们“滚回武汉”。我们目前无法确认这些网友留言是否完全客观,但这种“谈鄂色变”的“恐鄂心态”确乎存在。

而这种对武汉人乃至湖北人的标签化、妖魔化,将这场原本应一致对外的“抗疫战”,首先变成了一场内耗。湖北省有近6000万人口,我曾经也是武汉的一名大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大多数都是恪守本分、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的普通人,如今交通受阻又面临着严重的疫情,已经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实在不该再承受其他地方的“心理隔离”。

当然,由于此次外地的疫情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其他城市的严防死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种“严防”不该把武汉人简单粗暴地标签化,也不宜以折损个体权利为代价。

这也要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对个人信息的索取谨守“必要性”原则,不主动索取与疫情无关的个人信息,同时加大对信息的保护力度,对故意泄露信息行为予以严厉追责。

另一方面,在做好“防控”的同时,也要做好配套服务,保证武汉返乡人员以及武汉游客的基本权利——我们看到,在广东等一些地方,为武汉朋友提供了免费的宾馆,“让武汉同胞在异乡先解决温饱,才能战胜疫情”。这些做法既有利于集中进行消毒防控,也温暖人心。

还是那句话,在这场疫情当中,“新型冠状病毒”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敌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战友,凝聚抗疫合力,才能团结一切力量战胜病毒——此时的内耗,则是对病毒的“助攻”。氛围越紧张,越要呼唤理性;事态越反常,就越需要敬畏法律与权利。

本质上,该被严防死守的,是疫情而不是武汉人。

□孟然(媒体人)

编辑  陈静   校对 王心

疫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