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保监会黄洪:要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和幼儿保险产品供给
银保监会黄洪:要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和幼儿保险产品供给财联社(上海,记者 路英 丁艳)讯,1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保险业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6岁以下儿童的专属产品很少,这恰恰说明这是一个巨大的保险市场。经营方面,这也说明保险行业存在养老、健康方面的数据积累不够,对老年保险风险规律的研究不够等两方面问题。
黄洪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要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人口保险和幼儿保险的产品供给。
“不仅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专属产品少,6岁以下儿童的专属产品也很少。这恰恰说明保险行业有两个在经营上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我们过去对老年人的养老、健康方面的数据积累不够。数据是保险公司定价的基础,也就是说这方面的基础薄弱。二是对老年保险风险规律的研究不够,这是我们行业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正因为这两个突出问题,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还缺乏真正开发老年人的专属产品。”黄洪表示。
“老年人是个巨大的市场,不仅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也是巨大的市场。2018年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亿,到2019年应该会比这个增加一些。2.5亿是什么概念?我算了一下,欧洲4个大国的人口,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人口总数大致接近2.5亿。” 黄洪表示,“所以,我们保险业不应该忽视老年人的保险市场,而且应该加大力度发展老年人保险。另外不能忽视6岁以下儿童的保险,现在6岁以下儿童要买保险也很难。6岁以下儿童,据我了解有1亿人口,1亿人口也是不得了的一个大市场。”
“下一步,银保监会要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人口保险和幼儿保险的产品供给,一个是量,一个是质,这两方面都要下功夫,而且要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制,用监管这个指挥棒来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重视发展老年保险市场和幼儿保险市场。”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则表示,老年人是商业保险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银保监会高度重视我国所处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同时银保监会也是我国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的重要成员之一,银保监会对老年人商业保险方面也开展了专题研究。在监管引导和鼓励下,保险业不断加大面向老年人的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刘宏健介绍,据初步统计,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售的产品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购买的产品有上千个,包括了寿险、年金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但总体来看,老年人保险发展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目前还是无法满足社会旺盛的保险需求。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老年人专属的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还是不足的,绝大多数向老年人销售的保险产品只是在普通产品基础上,放宽了投保年龄和投保条件的限制,真正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风险特征等量身订制的专属产品还是比较少的。
二是保费相对比较贵,保费与保障水平之间的杠杆率不高。目前比较受老年人欢迎的保险产品主要是意外险和健康险,但是受老年人群体风险发生率较高的影响,这两种产品均呈现出年龄越大保费增长越快的特点,特别是健康险,同样保障金额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保费有可能达到中青年人的十倍。
三是部分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难以买到适合的产品。绝大部分健康险在投保的时候均需要被保险人进行体检或者健康告知,目前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就没法顺利通过核保,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产品。
“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与老年人风险发生率比较高、医疗费用通胀等客观因素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仍然不够,服务意识还有待增强,产品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主观因素。” 刘宏健表示。
刘宏健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推动行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改善销售服务,加快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的投放,为老年人提供保费相对低廉、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贴心的产品和服务。”
一是完善监管制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定《关于丰富保险产品供给,鼓励产品创新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保险公司切实提升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结合老年人风险特征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专属产品,重点在老年人需求比较强烈的疾病险、医疗险、长期护理险、意外险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产品供给。
二是加强和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研究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适时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展到全国范围。
三是夯实精算基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深化对老年人保险规律的研究,研究制定老年人产品精算制度、定价规则和监管措施,引导各公司科学合理定价,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责任设计更加灵活、服务保障持续高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切实保护好老年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定价机制、责任范围、销售宣传和理赔服务等多个环节入手,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严禁销售误导。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