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 正文

新闻述评:菲尔茨奖“花落别家”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1日 10:0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李斌 邹声文 张景勇) 今天下午,国际数学家大会最吸引眼球的一幕拉开:4年颁发一次的“数学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名花有主”,分别被法国和俄罗斯的数学家摘走。

  在菲尔茨奖每届可有4人的情况下,名单对外保密的大奖评委会再次显示了“宁缺勿滥”的权威性。菲尔茨奖从1932年正式设立以来,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依然保持“唯一华人
获得者”的桂冠。

  也难怪中国人对数学心存“奢望”:对中国人而言,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曾让无数中国人魂牵梦绕、寄予厚望的学科;更何况不论是杨振宁还是美国权威杂志《科学》主编鲁宾斯坦都曾表示,在众多学科中中国的数学最有希望。2001年的最新数字也显示,中国数学论文在国际期刊的发表和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十。这一切,都无法不让人们对这场科学盛会存有幻想。

  人们不禁要问:数学家大会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本身不就是对中国乃至华人数学家的一种承认和肯定吗?为何中国人会无缘这一大奖呢?

  和普通公众不同,数学家们心里始终保持着一份冷静,他们以特有的缜密在谜底揭晓前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大会开幕前,国内数学界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就做出了“本届菲尔茨奖华人又将失之交臂”的预计。今天,预言“不幸”变成了现实。

  “本来北京大学的田刚教授有望得奖,因为他上一届就作为候选人参与了角逐,但是今年他已经超过了40岁的年龄限制。”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院李福安研究员分析说。

  这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陈木法事前的分析几乎如出一辙:“我觉得华人这回不大可能。田刚等人本来水平可以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上一届也是候选人,但这次已超过40岁了,所以连候选人都不是。”陈木法掰着手指,在心中一一“过滤”海内外华裔青年数学家:“其他的年轻数学家,成为候选人都很难,所以我估计没有。如果有,那就出乎我的意料。”

  “失之交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失之交臂也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出席大会的不少数学家指出。

  的确,放眼全球,改革开放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实力的数学家,他们大多出国继续深造并事业有成,如田刚、林芳华、张寿武等,但是距离菲尔茨奖的要求或多或少还有一定的距离。

  中华民族是擅长数学的民族,应该有勇气说:等着瞧,让我们凭借实力摘取数学王国的这顶桂冠吧。(完)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相关链接
菲尔兹大奖揭晓 中国人首次进入数学联盟执委会(2002/08/21 09:53)
组图:聚焦数学大会获奖者(2002/08/21 09:36)
一直藏于“深闺”的古典数学玩具现身中国科技馆(2002/08/21 09:05)
中科院数学院筹建跨学科研究中心(2002/08/21 09:03)
2002年菲尔茨奖和内万林纳奖花落各家(2002/08/21 08:57)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多图)(2002/08/21 08:56)
背景:2002年内万林纳奖得主迈度-苏丹(2002/08/21 08:53)
背景:2002年菲尔茨奖得主洛朗-拉佛阁(图)(2002/08/21 08:52)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载新浪手机铃声图片 每天有四次机会中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人生
订娱乐信息获话剧门票
手机号:
密 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吴建豪] 身体会唱歌
[黄品源] 海浪
[雪 村] 抓贼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喜赛体育
  • 清凉夏日用品
  • 出游装备
  •   精品热卖
  • 计算机书 5元!
  • 脱毛美容专区
  •   时尚手机周刊
  • NoikaN7650
  • 摩托罗拉388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