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纳什虽早在1994年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真正为中国公众知晓还应归功于那部获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影片《美丽心灵》。只有少数精明的经济学者才感受到他的“博弈论”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影响。
师生之恋
当纳什获得博士学位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时,班上有一个崇拜他的物理系女生艾丽西亚赢得了他的爱情。1957年,他们结婚了,一年后当他得到终身教职时,艾丽西亚怀上了他们的孩子。当时,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把纳什评为美国最耀眼的科学新星。生活原本该前程似锦的,不料,病魔击倒了纳什,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使他几乎成为一个废人。
这一病就是30年。他热衷于给政治人物写一些奇怪的信。在欧洲游荡时差点被法国警察抓到精神病院。最终,纳什夫妇分居了,后来正式离婚。纳什先回到故乡西维珍尼亚,投靠年迈的母亲。然而,还是好心的艾丽西亚再次接纳了他,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两个人重新回到了普林斯顿。
普林斯顿的宽容使他康复
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做疯子,而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纳什的同事和朋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他们一再认为,纳什以任何形式,哪怕是象征性地参加研究项目,都可能唤醒他超人的才智。想不到,亲人和普林斯顿的爱心与长期的医疗结合在一起,终于创造出奇迹。在1980年以后,纳什的病情开始有了转机。而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博弈论日益受到关注,纳什一度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博弈论——纳什的财富
最有前途的科学家之一的纳什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这就使得博弈论的思想终于确定了其经济学思想在学术界的地位,而且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对于博弈论,下面的这个例子相对通俗些:有两家国有企业A与B,如果A与B同时报赢利,则同时受到奖励;如果一家报赢利,一家报亏损,则报赢利者就可以获得2倍的奖励,而另一家则为0;如果A与B同时报亏损,则同时得到0,即国家不给予奖励。这样A与B之间互相不知道对方做何种选择,于是就存在一个博弈关系。
纳什的博弈论思想在多年后已经引起了经济学和政治科学的重要变革。1994年美国政府向商业用户出售大部分电磁波频段,为美国政府带来了100多亿元的收益,从而生动地显示了博弈论的经济价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场类似的拍卖在新西兰由于没有较好地运用博弈论,结果政府只得了预计收入的15%。
晨报记者薛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