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对于上海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在这两天里,上海这片土地上第一次承载了如此多的国际数学大师———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国际数学家。8月17日晚上,这些前来参加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代表大会的数学家一起游览了浦江。会议期间,几位数学家向记者讲述了美丽数学带给他们的美丽人生。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纠正存在于普通民众中对数学的三大误解。
如果让一位普通市民列举最枯燥乏味的学科,数学肯定位列三甲。然而,在数学家的眼中,数学真的很美。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理斯是位开朗的学者,他连比带划地对记者说:“我从未感觉数学枯燥过,它在我眼里是个美人。”他说,数学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考,它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很多学科都以它为基础。说罢,他将双手放在胸口,十分向往地说道:“It’sbeautiful!(它太美妙了!)”
来自中国台北的数学家代表刘丰哲,也不谋而合地使用了同一个词———美妙。他说,数学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了数学思维的人善于化繁为简,更有条理地解决问题。和计算机、金融、管理等专业比起来,数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冷门”。复旦大学数学系副系主任陆立强告诉记者,前几年,数学专业几成复旦的垫底专业,第一志愿填报数学专业的学生寥寥无几。
然而,帕里斯主席告诉记者:“在我们国家,有很多青年人选择数学作为他们大学主修科目。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今后是要转行的,而且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和机遇很多,如技术、工程、管理类的工作,我们的学生往往都能在那里大展身手。”
国际数学联盟下届主席江博也认为,数学原本就和多种学科紧密相连的,它不是死学问,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指导价值,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上的,更是思维方式上的借鉴,数学基础扎实的人完全能胜任其他很多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一言以蔽之:“学好数学意味着掌握了硬功夫。”
当小孩子选择数学研究作为终生职业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表示反对。想不到的是,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数学家身上过。
帕理斯主席谈起他当年的“革命”:“当初在我作选择的时候,我父母态度也不乐观,甚至干涉过我。可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我还是决定走这条路。如今我做得不错,父母也不再说什么。”
记者请他对中国家长提些建议,他很有力地说:“物质固然是美好的,但是人的一生能有一件事让自己热爱,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是难能可贵。孩子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幸福。”
刘丰哲也有相似的感触,他说:“兴趣是无穷的财富。”来自瑞士的一位学者更是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告诉那些不给孩子选择权力的家长,他们是错的。”
几位数学家还给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中国青少年提出建议,他们认为,要学会提出问题,善于提炼重点,抓住关键。尤其重要的是,不能仅仅被动地埋头于书本,而应该注意不断地实践。(晨报记者张智丽实习生潘颖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