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霍金的目标就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从而了解宇宙。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霍金——这个注定与传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科学家近日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科学热潮,从上海到杭州,他走到哪儿,大家的眼球就跟到哪儿。今天,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大师来到北京。
众人追逐:聆听霍金门票紧缺
“你还有霍金演讲的票吗?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给我搞一张?实在不行,买也行啊,拜托了!”昨天下午,在办公室里记者接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电话,没来由的,刚拿起话筒就是一连串地发问,语气急迫地让记者想回答都逮不着空儿,好不容易等她平息下来,这才弄清楚原来是位人大的学生,为了得到一张霍金公众论坛的门票,她已经想尽了办法,最后不得已才求助于媒体。当记者告诉她无能为力时,话筒那头沉默了。好久,一句几乎带着哭腔的“那就算了,谢谢!”后,电话挂了线。
与这位人大女学生截然相反,昨天在组委会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个清华大四男生因意外取得霍金论坛门票而欣喜若狂。这个名叫孙一鸣的清华电机系大四学生告诉记者:“因为霍金到京讲学的消息我知道得比较晚,所以到我预订门票的时候,门票差不多已经送完了。沮丧之余,我还是有些不甘心,就亲自去了组委会一趟,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拿到了一张门票。”因为激动难抑,他的语速奇快,他说:“我在大一的时候就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书写得特棒,我一下子就入了迷,后来逐渐地了解了霍金这个人,我特想近距离地聆听他的科学认知和人生感悟。”
霍金此次到京是来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据该会议组委会介绍,他们为霍金18日在京举行的公众论坛已经准备了2200多张门票,但三天内这些门票被抢订一空。“来订门票的大部分是北京各高校的大学生,甚至还有初中生。对于学生订票,我们是优先考虑的,毕竟霍金这次来京主要还是科普。”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工作人员说。
二次来华:还要登上万里长城
今天霍金一行六人将抵达北京,随从中有他的中国学生兼翻译吴忠超,有他的现任妻子伊莱恩·梅森,有他的机械师马丁以及他的护士、营养师、工程师和秘书。霍金此次的北京之行,组委会进行得相当保密。具体的到京时间、具体的航班次,具体的出机通道,除了组委会他们自己,所有的人都不得而知。面对记者的再三询问,组委会工作人员始终三缄其口,问得多了,他们就说一句:“霍金身体不好,不喜欢被过多打扰。”但记者通过多方打听,还是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1985年,霍金首次访问中国,登上了长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次霍金将重登长城,不过具体的时间现在还没最后确定。
据了解,明天霍金将参加由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组织的一个关于弦理论的内部会议,后天下午三点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进行题为《膜的新世界》的公众报告。
魅力所在:朋友学子盛赞霍金
听一听霍金身边人的说法,或许你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他的魅力所在。
霍金的机械师马丁:他是一个非常会享受生活的人,别看他只有手指能动。虽然他身体瘫痪了,但是他的脑子非常清醒,他知道他需要些什么。他喜欢现代音乐,他还喜欢跳舞,在轮椅上跳。
霍金的华裔弟子、此次中国之行的翻译吴忠超:我的老师喜欢中国。他的头脑始终在工作,是生活中的强者,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感情的人。
此次促成霍金来华、霍金多年的老友丘成桐:我对霍金最深的印象是,霍金这人有点倔,只要是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就决不让别人做。而且,霍金是一个很喜欢热闹的人,当然不喜欢太热闹。
北大物理系学生李炎: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我。
清华大学数学系学生武栋:我读过《时间简史》,但老实讲我读不太懂。正因为这样,我更要跟霍金交流。我会重读《时间简史》。
坎坷经历:3根手指表述思想
17年前,因为一场肺炎而进行的穿气管手术,这位饱受卢伽雷病即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至今仍是医学界的不治之症 困扰的科学大师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
在轮椅上的30多年,纵使遭受再大的病痛困扰,霍金也从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思考。同时,他也从未停止过科学的推广和普及。“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宇宙的无穷奥秘。”霍金的伟大科普著作《时间简史》的中文译者吴忠超说。作为一本写给大众看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首版至今14年来,被翻译成40种文字,畅销1000万册,把理论物理科学带进了全球的千家万户,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读物。(张晓娟 熊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