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尔兹奖章(正面) 菲尔兹奖章(背面)
文/本报记者姚诗煌邱德青任荃
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于本月20日在北京开幕,这是我国数学界的盛事,也是我国科技界的大事。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大会组织邀请的1小时大会报告和45分钟报告,代表了近期数学科学中最重大的成果与进展,被视为一项极为崇高的科学荣誉,加上开幕式同时举行颇具声誉的菲尔兹奖颁奖仪式,更使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成为数学界乃至整个舆论界瞩目的盛事。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数学界都竞相争取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迄今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大都是在发达国家举行的,在亚洲地区则仅在日本召开过一次。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以21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和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而载入史册,它对于实现我国数学率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跨世纪目标,对于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全球数学进入崭新的时代,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993年,著名美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丘成桐在接受江泽民总书记接见时,提出了争取在世纪末或21世纪初在中国举办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建议。正是由于他们的建议,中国数学会在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于1996年11月正式向国际数学联盟(IMU)执行委员会递交了申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1997年,国际数学联盟选址委员会通过全面考察,决定推荐中国作为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候选国,并提交1998年8月举行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代表大会讨论、表决。1998年8月15日,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代表大会上,经过激烈的竞争,中国终于以99票的压倒优势,获得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权。
国际数学家大会暨卫星会议
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首届会议于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第19届例外),除因两次世界大战中断外,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定于今年8月20日至28日在我国北京举行,开幕式上还将颁发21世纪的首次菲尔兹奖章。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前后,将在我国各地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举行众多的数学分支学科专题会议。这些会议被称为国际数学家会议的卫星会议,是大会的必要补充。经卫星会议委员会对举办会议的区域、学科分布等的统筹安排,将在包括莫斯科(俄罗斯)、京都(日本)、新加坡、汉城(韩国)、河内(越南)及台北、香港、澳门、北京、西安、上海、拉萨等在内的32个城市举办46个卫星会议。
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是一项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1932年在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设立,1936年首次颁奖,每4年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可获得一枚奖章和1500美元。
菲尔兹奖是以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约翰·菲尔兹的名字命名的,专门用于奖励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的杰出成就。
1982年,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荣获菲尔兹奖,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华人。
今年的菲尔兹奖得主,将于本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宣布和颁发。
菲尔兹奖章正面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用拉丁文镌刻着:“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背面用拉丁文写着:“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
国际数学联盟
国际数学联盟(IMU)成立于195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目前共有65个成员国。它的主要任务是:1.促进数学方面的国际交流;2.组织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两届大会之间各种数学方面的国际性专门会议;3.颁发奖励,主要是菲尔兹(Fields)奖。
国际数学联盟的执委会在其最高权力机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国际数学联盟的参加国因国家大小及数学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同,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类,其有投票权的代表人数相应为1、2、3、4、5。我国与加拿大、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同属Ⅴ等。
我国在IMU的席位,以前属于我国台湾地区。1986年中国恢复在IMU的合法席位,由中国数学会及位于台北的数学会作为一个中国的整体参加,分别有3票和2票的投票权,另外,香港属于Ⅰ组,有1票投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