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IT经理世界 > 新闻报道
 


评论:也谈“倪光南事件”

http://www.sina.com.cn 1999/09/23 14:52 IT经理世界

  甲:最近最引人关注的话题莫过于联想解聘倪光南的事件了,翻开大大小小的大众媒体,到处都是相关的报道。这一 事件如此受关注是因为本身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新闻卖点,你想想,当事的是中国最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著名的企业家、科学家 ,触及的是敏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企业家和科学家到底谁说了算”的体制问题。但媒体上在对事件和当事双方的展 现之余,我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就是抛开事件本身的是是非非,从公义的角度上,对他们进行的评说。

  乙:实际上人们在私下里谈论某件事的时候,往往是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的,但一到媒体上,就端了起来。其实 我相信写这些文章的记者们在心里都有对这件事的一个评判的,只不过我们的媒体有时候追求的是所谓的客观报道,只希望把 情况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虽然这相对于以前的“八股体新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对于读者来说,这种信息仍 然是不充分的。

  甲: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来就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吗?我看未必,关键是看哪一个层次的读者。就拿这件事来说, 对不同的读者,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读者喜欢幕后的新闻,类似于茶余饭后消遣点名人间的恩恩怨怨、小道消息一类;有的 读者是想从别人的事情里借鉴点经验,以后自己少走弯路。

  乙:所以我们不妨来评说一下这件事情,观点不一定对,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也没有对当事人进行面对 面的采访,不过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也许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和客观地来看待这件事情。

  甲:先来说说倪光南吧。老实说,对倪老师在感情上我是很尊敬的,他能在当时的环境下下海来到联想公司,是放弃 了很多东西,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远见的,而且倪老师研制的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确实是联想得以发展到今天的基础。今天有 人说在技术上倪光南已经不是联想的核心人物,他的技术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在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但是是不公平的, 谁也不可能在技术上永远保持领先。不过,如果非要在技术上评价倪光南的不足之处,我觉得作为一个技术研发人员,他完美 无缺、无可指责,但作为一个总工级的企业技术带头人,他没能在汉卡成功之后带领联想继续走在技术领先的道路上,是负有 一定责任的。在接受有的媒体采访时,倪光南对自己进行了一些辩解,说汉卡的淘汰不是因为技术上做得不好造成的,是自然 规律造成的。我觉得这恰恰反映了倪光南的不足。作为能参与企业产品决策、而不仅仅是技术研究的企业技术带头人,对技术 发展的考虑竟然只局限于技术本身,而不考虑这项技术的市场前景,肯定是不称职的。再看看倪光南的其他两项决策,一个是 ASIC专用芯片,一个是程控交换机,前一个仍然没有考虑市场前景,后一个则没有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至于联想微机, 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这种优势相比与竞争对手,并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并拿掉在当时声誉甚至隐隐高于自己的倪光南,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联想的幸事。

  乙: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就说搞程控交换机吧,当年华为的基础也并不比联想好,如果联想去搞程控交换机,没准 现在的“巨大中华”里就要有联想的一号了。

  甲:话不能这么说,是有许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很成功,但也有很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很失败,巨人不就是个例子, 其他的中关村企业像方正、用友其实也在多元化上尝试过,最后都不是很成功。我记得联想好像就这个问题总结过,结论好像 是联想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比较专注于IT,没有分心。

  乙: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正的王选、联想的倪光南、四通的王缉志,甚至稍后新天地的王 志东这些企业的技术带头人,我们倒能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这里面,王选比较完美,功成身退,他在技术上给方正带来的 发展的高度和空间还真是倪光南比不上的;王志东是另一种完美,他同样遇到了“企业家和科学家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但 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出来创业,并由“科学家”的角色向“企业家”逐渐转变,从而在另一个层 次上重新获得成功;王缉志处于中间,现在还不能算已经东山再起,但命运是在自己的手上。

  甲:我倒觉得这么比不是很恰当,倪光南的情况比较特殊,也比较复杂。但我同意正是由于倪光南在技术上给联想带 来的高度和空间都十分有限,最后才把联想逼到了“贸工技”这条经常受人非议的道路上。虽然最后这条路走到今天被证明是 成功的,而且对许多企业具有借鉴的意义,但这是柳传志等搞经营的人在绝处逢生中硬走出来的,特别是在两个少帅——杨元 庆和郭为的带领下,一批年轻人硬打硬拚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没有倪光南当初的贡献,他们就没有奋斗的基础,但是也不能 过分夸大倪光南的重要性,这对其他人也是不公平的。

  乙: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公平地评价倪光南的贡献的问题。我说的公平是指既考虑到他对联想的贡献,也考虑到他对 联想造成的伤害(如果有的话),但都不要夸大。比如联想解聘倪光南这件事,其实1995年就已经确定了,但为什么选在 这个时候向新闻界宣布?有人猜测与联想正在进行的股份制改造有关,联想的新闻发言人也证实了,这次的股份分配确实没有 倪光南的份。但我想说句公道话,凭什么没有倪光南的股份?有意思的是,这次联想宣布拨出500万,给接受倪光南的单位 做开展工作之用。这是什么钱?是施舍、是捐赠,还是对倪光南当初贡献的一种补偿?倪光南也觉得不说清楚这是什么钱,他 不能接受。

  甲:我也觉得联想这么做有欠考虑。我不知道联想怎么分配他们的股份,也不知道联想怎么定位倪光南在联想历史上 的地位,如果联想还承认倪光南是联想的创业者之一的话,不给股份实在说不过去。但倪光南也确实对联想的经营造成了一定 的伤害,你不妨想象一下,在倪光南上告后的调查组调查期间,联想高层的领导是需要背靠背地接受调查的,这期间损失和错 过的商业机会的价值是很难估算清楚的,所以我觉得倪光南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如果这500万元是作为综合各种因素后,回 购分配给倪光南的股份的钱,我觉得要合情合理的多。

  乙:联想解聘倪光南,其实还是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伤害的,这一点许多人往往注意不到。比如像方正,只要王选在 ,还是能留住很多技术人员的,那里有适宜他们存在的环境;而联想在倪光南被解聘后,技术人员在企业里受重视的程度还是 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研发的氛围被破坏了。这种影响是软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企业造成的伤害却是深远的,这可能也是联 想一直在技术上被人认为比较软的病根所在。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IT经理世界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