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福布斯》网站8月9日刊登文章指出:世界通信(WorldCom)公司假账丑闻接二连三的传出,足使让人们瞠目结舌。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假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继今年6月世界通信(WorldCom)公司传出了高达38.5亿美元的假账丑闻之后,最近它又传出了该公司另外33亿美元虚报收入的消息。6月份的假账丑闻使得公司两位高层领导人被扫地出门;继而使公司宣布破产;而后不久有又传来了那两位高层领导人因涉嫌直接参与假 账问题而被送上法庭的消息。
关于最近的33亿美元虚报收入的问题,世界通信公司并没有给出十分详细的解释。世界通信公司只是笼统地表示,在最近的内部财务重新审计中,他们发现自1999年到2002年第一季度之间,还有33亿美元被“不恰当地汇报成未计利息、税后、折价及期付之收入(EBITDA)”因而成为了虚报收入却没有被统计出来。世界通信公司还宣布他们还将继续对公司过去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重新审计,新的假账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而现在,投资商和债权人可能对什么是“未计利息、税后、折价及期付之收入(EBITDA)”已经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不管怎么样个叫法,反正对他们来说是全赔了,即使世界通信公司进行重组之后,投资商和债权人可能也将是一无所获。如果作最好的打算,债权人可能还能从重组之后的世界通信公司那里分到一杯羹。问题是重新上阵的世界通信将来是否能够赢利以及它真实的资产究竟还有多少。
世界通信在宣布了该公司另外33亿美元虚报收入消息的同时,该公司还面临着诸如人气指数下降以及其他隐性资产进一步贬值的问题。目前该公司的隐性资产是506亿美元。这个数字反映了世界通信公司在进行大肆并购扩张时期的“写在纸上的资产”的状况。
世界通信公司因假账而被诉诸法律的两位高层领导人Scott Sullivan 和David Myers只承认他们与今年6月份传出的38.5亿美元假账有干系,而认为他们与现在传出的33亿美元虚报收入毫无牵连,并认为这是世界通信公司前任CFO及其同僚们所干下的好事。
世界通信公司并没有说明为何能查出33亿美元虚报收入的理由。但有各种报道暗示世界通信公司用了各种手段来提高它的营业收入,其中就包括把存储资金加到营业收入之中的瞒天过海手段。存储资金本来是为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债务问题而从营业收入中预留下来的,通常不把它们计入营业收入之中。存储资金实际上并没有减少某家公司的现金支出,因此许多投资商也就懒得去理它,而是把目光紧紧盯在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的收支状况上。
这样就有许多公司把一部分存储资金加到自己公司某一阶段的营业收入之中去,从而使提高了的营业收入的数字能博得华尔街证券分析商们的欢心。当然,他们也可以把应该公布的营业收入抽出一部分放到存储资金上去,从而造成在营业收入报告中数据下降的假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猫腻”在各个公司的营业收入报告操作中已经成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基本手法。在某种程度上讲,作为虚拟债务的存储资金变成了虚拟的营业收入之后,虽然公司的现金支出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在营业收入报告上却起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就是投资商们日夜所关心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猫腻”手法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世界通信公司在过去的三年中肆无忌惮地大玩假账手脚时,几乎没有一个投资商以及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发觉该公司有什么不正常的迹象。世界通信公司现在自己都承认它的2000年的业绩报告是不可靠的。该公司承认去年它的长期债务戏剧性的从71亿美元上升到了117亿美元 。而就是在同一年的时间,世界通信公司当时却宣布营业收入增加了239亿美元,现在看来,这239亿美元可能都是来自它的存储资金。
这无疑是让投资商和债权人都无法容忍的“猫腻”。如此看来世界通信公司从1999年到2002年的财务报告可能真是充满了陷阱。虽然世界通信公司最近刚刚表示:一旦发现更新的假账问题,它将马上予以公布。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或许真的不久即将发表的报告已经为时已晚——已经晚了整整几年。(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