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政策与产业 > 段永朝专栏专题 > 正文

段永朝:摩尔有效否? 摩尔定律的批判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 10:55 新浪科技

  IT十批判书之一

  文/段永朝

  直到最近,“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仍是一些技术之上主义者见证IT速度的灯塔。

  这个诞生于60年代的,关于集成电路集成度、价格和外观尺寸的经验定律,已经成为某些IT精英的精神支柱。这个支柱所携带的感召基因就是:IT进步的步伐,依然苍劲有力;未来不可限量。

  “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似乎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成就的里程碑式的宣言,而是或多或少带有了一些忧心忡忡的味道。

  倘若要不了多少个月,集成电路再也无法续写往日的辉煌,在更小的硅片上塞满更多逻辑门、电子电路的时候,人们是否会陷入落寞和伤感?

  往日的辉煌

  摩尔定律主宰IT节奏已经30余年了。过去的30年里,从一个只具有简单计算器功能的Intel 4004芯片,演化为今天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64位芯片,摩尔速度赢得了业界的信服和敬仰,成为衡量IT时代步履矫健、健步如飞的标志;成为让大众领略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最好、最通俗的解说词。

  每当无论是哪个技术巨头声称"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的时候,全世界的IT人仿佛听到了进军的号角,看到了冲锋的战旗。"只要'摩尔定律依然有效',我们就当之无愧地引领着时代的步伐!"

  30年,如果以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生命来衡量的话,它的生命、智慧、情感和体魄,无疑都处于最为成熟和旺盛的时期;30年,如果以历史上任何一个鼎盛时期来比较的话,无疑正处于最为辉煌、最为耀眼的时期。

  然而,"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的语调背后,毕竟无法掩饰步履坚定中的一丝隐忧、凯歌高奏间的一丝惶惑。倘若有一天,如同克隆羊多莉身染重疾般,"摩尔定律"无法再重现往日的辉煌的时候,什么是IT的精神所在?

  "摩尔定律"一旦失效

  这个问题不如这样来问:倘若有一天,"摩尔速度"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人们反过来再看这个象征着新技术锐不可挡的"箭头"的时候,是否会感到一种"停滞"之余的茫然和悲凉?

  这种太过文学意味的想象,或许断然得不到技术精英的认同;也会遭到一些理性的社会学者的耻笑。固然硅芯片上承载电子电路的数目--无论是否有"摩尔定律"--都不可能无止境地进行下去;但这丝毫不会妨害技术进步的未来。

  人们可以举出诸如量子芯片、超导芯片、生物芯片等等新兴的技术,来佐证即便硅材料上的"摩尔定律失效",其他材料上的"广义的摩尔定律"依然会高扬进步的旗帜。

  但是,倘若这样讨论,恐怕就陷入了简单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争了。这还不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所在。

  我有一个这样的念头挥之不去:如果"摩尔速度"能够有一个类似于"刹车"装置的控制调节装置的话,或许可以延缓摩尔定律失效的大限?

  这个十分荒唐的想法,一上来就被我自己讥笑为天真。

  无论是Los Alamos,还是Intel的技术天才们,似乎在"勇猛向前"方面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技术在实验室里还只是技术,倘若隶属于商业战略的一部分的时候,技术实际上就沦为商业的奴婢。

  这个"刹车"或者"缓冲"的装置,在商业利益最大化面前毫无存在的理由。

  18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提升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这种如同寒来暑往的四季一样准确的进步速度,的确超出了一种被"掌控"的可能。即便某个商业巨子试图利用这种"快人半步"的优势,也多半要冒极大的风险。

  这里的确没有任何怜悯和商量的余地。正如猎豹的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一样,它无法让自己的速度稍稍节制一点,省点气力和能量,因为猎物会拼命地奔跑,机会稍纵即逝。

  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检讨"摩尔速度"的另外一个因素,在"摩尔速度"渐露疲态的今天,意义才逐渐凸现出来。这种18个月的进步速度,30年来成为一种象征并事实上成为这个时代"呼吸"的节奏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反思18个月的进步速度,是否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即将整个产业链的"呼吸节奏"调整到了同样的速度?换句话说,18各个月淘汰一批,18个月更新一次的"摩尔速度",是否真正让那些"淘汰"掉的"过去"--这里面毋宁说是看得见的资源和看不见的财富,没有变成某种浪费?

  摩尔速度的象征

  IT行业在"摩尔速度"、"摩尔精神"的带领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有目共睹;虽然没有电脑就没有信息时代--但是,并非更多的电脑就意味着更好的信息时代。30年里,18个月淘汰的节律,究竟让传统产业花费了多少金钱,让传统产业用机器、石油、船舶、

纺织品、粮食等等做代价,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么说恐怕会有人尖声反对。但我要说,微软公司、思科公司、美国在线、Yahoo等等这些暴富企业的财富
神话
,就是最好的证据。

  IT的"摩尔速度"让IT产业脱离传统产业、传统经济模式、传统思想太远了。IT的"摩尔速度的进度"引发的"消化不良"、"财富畸形分配"、"畸形的

知识产权策略"等等弊端,成为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迟迟不能散去的深刻根源。

  "摩尔速度"演变为"摩尔心态"的时候,就成为难以避免的谬误。持有"摩尔心态"的IT巨子们认为,世界已经"非我莫属";传统的一切都要按照"我"的法则、"我"的模式重新写过;一切都需要"格式化",通向幸福的道路通过"比特化";所有的产业都"无一幸免";这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持有"摩尔心态"的IT业者们从此手中掌握了真理,掌握了"改变这个世界的权力"。他们不但领跑,而且是未来"跑道"的设计者、建造者。他们引领人类奔向福地的"集体摩西"。

  以进步的名义

  我必须声明的是,我并非对"摩尔速度"有抵触和反感,也并非将"奔驰的芯"视为一宗罪过。但是,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我,在每一颗"奔驰的芯"背后,似乎蕴涵着一种异化的力量,而这种异化的力量操持在某种优越的人手里,他们进步的速度乃至话语本身,都以科学技术进步的名义,以创造人类福祉的名义,罩上了一层晕轮。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进步"和"福祉"的名义,"创新"和"产权"的术语背后,只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金钱(这几年被叫做"财富")。而且这些金钱的计算方法、功用,其实都与传统产业、传统商人们追求得毫无二致。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一直以来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细微的差异:在我们眼里,"科学技术"、"进步"、"创新"、"知识"等等,与"财富"之间总还是有一些不同,甚至在传统行业和企业中,在传统的政府中,传统的学者中,也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个小小的硅芯片果然是代表了"进步"的方向;但是,我们忽略了,那些将"技术"、"进步"、"创新"、"知识"的神圣性刻写在我们脑海里的任何一家IT巨头,在将这些名词仅仅作为攫取"财富"的工具方面,决没有任何的"二心"。

  这就是这个细微的差异。

  在动辄以"解决方案"、"全面"、"最"、"平台"、"整合"等等,倘若在过去都会被视为"过度宣传"甚至文理不通的狗屁文章里,标价不菲的PC、服务器、路由器、光纤、交换机、操作系统、数据库、ERP、财务软件,一次又一次地"应消费者的要求"升级换代;IT先锋们一遍又一遍鼓噪"摩尔速度"的"时代大潮",唬得传统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一时间颇有自惭形秽之感,唬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死期"就要到了,于是拼命地向IT先锋看齐。

  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

  但是,在IT的"冬天"迟迟没有过去的今天,倘若我们真正地坐下来反思一下IT的历史的话,就不能不把目光由外转向内。

  我们需要思考,IT的"摩尔心态"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趾高气扬"的神情,以至IT企业总是抱怨传统产业不够"开化",总是希冀再有一个新的"亮点"或者"卖点"出现,续写光荣神话。

  一些IT人和IT企业,至今没有对"我的软件或者硬件,同样是一种产品"这样的概念产生敬畏。在这一点上,他们离传统产业的差距还很远。他们总是在梦想着,能向"一切链接"收费、向"一切软件的拷贝"收费、向"一切'眼球'"收费,"那该有多好!"

  他们总是把无穷无尽的BUG、补丁、升级换代,解释成技术进步的必须,或者就是"进步"本身。

  如果这样一种"摩尔心态"不能扭转的话,IT是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