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器人“望闻问切”裸眼能看3D电影 科博会惠民创新成果“接地气”
记者:孙杰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升级发展,也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昨天,作为中关村论坛展览板块的科博会迎来最后一拨观众,众多接地气的惠民创新成果,让特意来体验的市民久久不愿离去。

科博会上,人机协作机器人HC10演示系统现场演示物品的抓取,展示其人机协同的能力。
数字化诊断,机器人变坐堂“中医”
在科博会同仁堂展台的一台方形机器前,一名观众正把脸埋在机器中间有亮光的圆洞里,身后还有不少观众跃跃欲试。“麻烦您伸一下舌头”,一旁操作电脑的工作人员说着,就为这名观众拍下显示面相和舌相的照片。接着工作人员把仪器系在观众伸出的手腕上,电脑屏幕不断显示出脉象检测波形图。
不到5分钟,这台机器就完成诊疗,并打印出长达十几页的“中医体质辨识报告”以及“私人定制”的养生方案、干预方案和对症治疗的中药汤剂。
“您有舌胖和舌裂现象,舌苔白腻,这些都是脾气虚弱的体现,建议通过食疗补脾益气。”工作人员对照报告单告诉体验者。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四诊仪可以通过面相、舌苔和脉象的信息收集,在线完成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
“把这仪器放在药店,买药的时候也能更有针对性。”不少体验过的观众都对这台“医师”赞不绝口。“这几天下来已经有上百人体验。”工作人员说,未来四诊仪也将把传统的中医诊疗方式带入更多基层医疗系统。
贴个手机膜,裸眼能看3D电影
前沿科技热点展区的一个展台上,十几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围成一圈摆放在一起,被等待体验的观众层层围住。这些普通的手机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来,只要拿起这些贴着特殊屏幕保护膜的手机,不用戴眼镜就能观看3D大片。
据裸眼3D影院技术的研发方西区公司大区总经理何源介绍,这是手机膜和APP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机膜相当于电影院的3D眼镜,APP则提供播放技术。只要下载我们研发的APP并贴上专用的手机膜,就能实现裸眼看大片,2D片源也可以直接转化成3D效果播放。”
为了呈现出最佳显示效果,这款特殊的APP中还搭载了双眼瞳孔追踪技术。“打开APP,手机前置摄像头会同时启动,追踪到使用者的双瞳后,就能呈现出适合这名使用者观看角度和位置的最佳3D效果。市面上90%以上的主流手机型号全都适配。”据何源透露,这款裸眼3D手机膜预计今年10月底就将在全国上市,手机膜、APP系统和内置片源的打包价格仅仅需要100多元。
“目前我们的片库里已经有七八百部本地片源和几千个短视频。”何源说,他们的团队正在寻找合适的视频内容供应企业创作优质3D片源,建设完善的3D生态,同时攻克裸眼大屏3D技术的难关。“未来可以通过芯片把3D显示技术植入到大屏中,实现大屏裸眼3D影片播放。”
智能听歌管家,越听越懂你
“你好酷狗,请播放一首周杰伦的《稻香》。”在科博会酷狗音乐展台,伴随工作人员的一声指令,歌曲很快从一个小巧的音箱中传出。
随着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正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潘多拉mini便携AI音箱,通过人机交互功能,不仅能随心所欲进行日常搜索、播放、切换、收藏等常用听歌指令,还能进行歌词找歌、多标签点播等。不仅如此,智能硬件作为“听歌管家”,还能与音乐账号绑定,让手机、电脑、音箱等端口账号同步,记录听歌品味,从而实现个性化歌曲推荐,可谓是“越听越懂你”。
“以前听歌是‘人找歌’,现在成了‘歌找人’。”工作人员如是概括科技带来的变化。不仅如此,智能硬件使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多元,听儿歌、讲故事、音乐翻译、百科知识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