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观象台)
人民日报 丁怡婷
目前我国回收拆解产业发展尚未成熟,运转效率有待提高。让电器电子垃圾“化腐朽为神奇”,完善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迫在眉睫
“我国6.5亿台存量彩电中,有3亿台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数亿台电视机将在未来几年进入报废高峰期。”日前一位行业专家表示,如果废旧电视回收处理渠道不畅,将对我国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消费大国,许多产品都已到报废高峰期,但不少或在家中“沉睡”,或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实际上,这些废品可是百姓身边的优质“矿山”。拿手机来说,每吨手机(不含电池)含有的金超过270克,而在实际金矿开采中,每吨金精矿含有的金不小于100克,即为一级品。
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规范的回收拆解,还可以降低开矿对环境的破坏。金、银、铜等金属通过回收利用的能源消耗仅为开矿的10%。有报告认为,如果到2030年,我国电脑和手机的回收率能达到85%,被回收金属的总价值将达1300亿元,比原生开采减少近2200万吨碳排放。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回收拆解体系,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越来越多,2018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能力已达1.7亿台。但也应看到,我国回收拆解产业发展尚未成熟、运转效率有待提高。比如我国闲置的废旧手机约10亿部,回收率却不足2%。
回收难,难在哪?一方面,消费者意愿不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储存着大量通讯录、照片、文件等内容,回收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泄露隐私。加上手机、电脑等产品本身不占多大空间,不少人往往将废弃品搁置家中。此外,目前废弃产品的回收价格并不高,比如某平台回收手机开出的价钱只有两三元一部,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期,回收积极性很难提高。
另一方面,回收渠道不完善。目前商贩“走街串巷”等个体回收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回收渠道,安全便捷的处置渠道仍然不足。深究起来,人力和环保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等因素导致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经营压力大,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报废高峰期即将到来的今天,让电器电子垃圾“化腐朽为神奇”,完善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这其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重要一环。许多欧洲国家明确要求生产者要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比如德国设立了约1500个公共电子垃圾回收中心,生产商有义务免费向公共垃圾中心提供电子垃圾回收容器;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提交注册信息,汇报每月产品在德销售情况及每年的回收情况。
回收渠道广了,还得提高消费者的回收积极性。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当加快建立废旧电子产品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分级“信息清除”标准,制订废旧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信息安全”认证制度。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令人高兴的是,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发布相关方案,支持生产企业参与回收拆解,提高回收利用效率。相信通过社会多方共同努力,这座沉睡的电子“矿山”会被尽早唤醒。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