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尚德财报尴尬溯源:错失“最赚钱一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9日 00:05  经济观察报

  万晓晓

  2010年,光伏市场迎来史无前例的大爆发,被光伏企业称作是“最赚钱的一年”。

  然而,两次投资失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STP.NYSE,下称“尚德电力”)错过了这一机会。

  尚德投资者关系总监Rory通过越洋电话告诉本报,尽管公司在产能和出货量上均达到100%的增幅,但由于硅片成本和外汇损失,使得公司净利润没有随营业额显著提高,且毛利率下滑。

  去年前三季度,尚德电力净利润亏损额高达1.2亿美元,而第四季度,一笔计提的2.5亿美元基金投资收益,大幅拉高了全年的利润水平,使得全年净利润达到2.6亿美元。

  而此笔投资收益是否应列入财报,引发争议。因该项目要到2011年6月才并网,目前尚未产生效益。

  尚德的财报尴尬,是与公司两度投资失策紧密关联。受困于原料价格,尚德去年毛利率只有17.4%,远低于竞争对手英利控股,英利控股由于采用产业链一体化,毛利率高达32.9%。

  尴尬的报表

  上述那笔计提的投资收益,来源于一家名为GSF的基金公司,尚德电力为股东之一,另一位股东则由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私人控股。

  2010年,GSF基金投资了意大利一个95MW的光伏工程项目。按照尚德说法,根据占有的股份,获得了该项目一笔2.5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该工程项目确实于2010年底安装完毕,但计划并网的时间却是在2011年6月。也就是说,一个没有并网,尚未产生效益的光伏工程,要如何产生收益,并归入上市公司财报中?

  另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高层告诉本报,此项收益应该在并网后获得,按常规应计在2011年报表中。该公司在国外有数个光伏电站。

  对此,尚德电力的投资关系总监Rory称,此项收益,确是在上网后,拿到政府批复的电价,而计算出的效益。“GSF基金在对工程安装完毕后,即向意大利政府作出申请,已经得到了政府确切的电价批复。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体现在2010年报表上。”Rory说,这在财务上是被允许的,而在今年的财报上,则不会再出现这笔收益。

  因此,这笔2.5亿美元的提前预算的收益和另一项收购带来的7300万美元收益,这两笔收益,支撑尚德全年净利润达到2.6亿美元。

  Rory称,去年市场大好,但公司净利润没有随营业额显著提高,且毛利率下滑。

  其中,因欧元升值带来的外汇损失高达9300万美元。

  2010年,光伏行业史无前例大爆发,为了抢占市场,尚德电力也加大了产能和出货量,终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和组件生产商。

  由于无法有效控制成本,产品毛利率从上一年度的20%以上,下滑至17.4%。

  与此对应的是,竞争对手英利绿色能源(YGE),由于采取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产品毛利率则高达32.9%。

  两度“漏招”

  尚德的净利润并未跟随营收的大幅增长,与公司两度投资失败紧密关联。

  知情人士称,尚德取得的硅片原材料比国内其他电池厂商贵10%左右。其中原因是,尚德希望自己经营硅片,而减少了向上游厂商购买的份额。

  尚德从事光伏电池制造较早,2007年以前,原料紧张,尚德和国外硅片大厂签约的同时,被要求限制在上游投资,即不能参与上游硅片占股5%的投资。

  当时,为了获取原料,尚德被迫应允。尽管这一协议在金融危机前后取消,但错过进入上游的时机,仍为日后经营带来很大障碍。

  2010年,尚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商,净营收达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1.4%。然而,在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背后,是硅片原料的支持乏力,下游组件价格涨幅远不及上游。而这,也将是尚德后续的压力。

  2010年11月,尚德将此前建设的薄膜电池厂,正式转为晶硅电池厂。尽管董事长施正荣是薄膜电池专业出身,曾大力宣传薄膜电池领域,并希望以此解决公司硅片的难题。

  施正荣不得不承认投资失败,薄膜电池不具备竞争性,因为尚德转换效率只有7%,远低于美国Firstsolar的11%-12%的水平。

  该计划自2007年酝酿,公司希望以3亿美元的投资,在2010年形成400MW的产能。事实上,尚德投资进程缓慢,到了2009年,产量只有20MW。

  眼看着2010年,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多晶硅价格较早年大幅下滑,而薄膜成本则只下降10%。施正荣则决定调整策略,决心砍去薄膜电池业务,再度将生产线转化为晶体硅生产线。

  这样的调整,直接导致2010年第二季度,尚德电力净利润亏损达1.74亿美元,严重拖累全年业绩表现。

  此外,在失控于薄膜电池投资的同时,尚德也失控于晶体硅的投资,在投资顺大实业的项目上,尚德损失达1.5亿美金,大伤公司元气。金融危机时期,尚德为了掌控紧俏的原料,对硅长期合同的签署不遗余力,以1.019亿美元收购顺大实业的少数股权,并签订13年总量7GW的硅片合同。

  知情人士透露,顺大服务欠佳,执行力较差,目前双方已经分开。

  与此同时,尚德也决心撤回其对亚洲硅业 (AsiaSilicon)20%的投资,约2000万美元,但仍将继续依据双方协议获取硅料。

  这并不意味尚德放弃进入硅片领域,事实上,按照公司策略,希望达到1GW的硅片产能。去年底,公司已经完成对另一家硅片生产厂荣德新能源的收购。

  一位硅片生产商告诉本报,1GW的硅片投资约需30亿资金,自备资金至少要达5亿至6亿,因为设备商会要求全款支付,且项目贷款也需要政府批文。

  这对于尚德来说,也是不小的资金压力。截至2010年12月31日,尚德电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8.725亿美元,应收账款总计5.159亿美元。

  转型系统集成商

  如今,尚德更愿意强调自己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商和产品服务商方面的身份”。

  这个称谓的转变,意味着尚德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同时还提供光伏发电系统的集成和产品服务。而后者的潜力无限。

  这也是尚德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尚德的举动正被同业密切关注。

  2月16日,尚德电力和匹克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匹克国际”)联合宣布,未来三年内,双方将向联合国提供价值8000多万美元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据悉,此次联合国采购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均为小型系统,将全部提供给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各下属机构使用。

  这个项目对尚德的意义在于,是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的升级,包括产品供货到安装及售后服务。

  业内分析师认为,为了避开恶性竞争,转型成为系统集成商,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一举从7GW增长到14GW。这一年,尚德电力产能达到1.8吉瓦,出货量达到了1.5GW。

  与此同时,尚德参股的GSF基金,不仅是单纯的投资工具,还是其拓宽产品下游需求的有效渠道。GSF的投资项目建成后,这些被投资的公司又会从无锡尚德购买相关光伏设备,成为尚德的客户。

  一位了解尚德的光伏业人士透露,几年来,尚德管理团队的副总裁“几乎全部换掉”,这对发展不久的民营企业来说很不利,管理团队的不稳定,将对投资计划和项目执行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2011年的市场,尚德预计全年可出货2.2GW,营收达34亿美元到36亿美元,但仍将受到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公司预计明年毛利率会回升至20%到22%的水平。全年资本支出约在2.5亿美元到2.7亿美元之间。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